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为陕西种业振兴铺好路搭好台
——省政协“推进种业产业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编
 
  省政协委员、汉中市政协一级巡视员、九三学社省委会常委朱智勤:
  加快发展现代种业 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一要扶持科研育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引导科研单位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重点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明确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地位,提高种子企业商业化育种水平。二是加大对小麦、油菜、玉米、优质水稻、番茄等我省优势作物育种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三是大力推进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市场化联合育种,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育种机制。四是落实科研育种人员向种子企业流动的政策。五是对于新育成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奖励,对推广面积大的品种予以重奖。六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二要加强基地建设,提升供种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榆林、渭北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关中优质小麦制种基地,汉中杂交油菜制种基地,陕北和陕南脱毒马铃薯原种基地,西安番茄制种基地及海南南繁基地,恢复汉中优质水稻制种基地建设。
  三要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在种子商业化育种研发、生产基地、加工仓储、质量控制等方面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先安排“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品种试验、审定;加大金融支持,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实施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实施种业名优品牌培育。二是培育重点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并购、参股等形式,进行兼并重组,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力。三是培养现代种业人才。联合省内高校加强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种子推广、质量检验及生产加工等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素质高、懂管理的种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专家。
  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盟省委会常委程建国:
  聚焦问题 发挥优势 重点突破

  一、明确主体,组织力量。建议尽快成立独立运行的省农科院筹建小组,该小组一方面对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重大事项起到组织、协调、推动作用,促进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职能,实现上与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农科院的业务协调、下对市县科研院所的业务指导职能;同时,尽快组织全省各方面的育种力量抢救资源、搭建平台、联合攻关。
  二、明确方向,发挥优势。陕西最大的优势:一是大学及科研院所众多,学科门类齐全,生物及农业领域研究成果多;二是陕西纵跨三个气候带,有七种地貌类型,生物及种质资源丰富,区域气候差异明显,为不同生态类型的农、林、牧业良种的培育、繁殖提供了多样自然条件;三是一些产业比如苹果、猕猴桃、奶山羊等具有全球影响;四是国家给杨凌示范区的任务,就是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问题。因此,我们要明确种业创新突破方向。建议围绕优势产业、优势资源和国家任务集中力量,编制规划、联合攻关、实现突破。
  三、明确政策,补齐短板。一要发挥省内各大学、各科研院所、各社会组织及个人、各市县农技站、种苗站等优势,壮大育种力量;二要补充人才,育种工作急需年轻力量接续;三要增加经费、完善设施,以利于工作开展。
  四、明确项目,重点突破。一是发展苹果、猕猴桃、奶山羊等品种选育、冻精、胚胎、育苗等产业,发展旱区小麦、玉米、油菜等育种、制种产业;二是利用省内沙地、黄土高原气候、光照等资源与大学、科研院所结合,发展蔬菜、西甜瓜、草本花卉等育种、制种产业;三是利用秦巴山区丰富的动植物种类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条件,开展野生园林植物驯化、种苗繁育,球根花卉种球复壮繁育等工作。
  省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
  关于加强我省畜禽种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编制主要畜禽种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制定猪、牛、羊、禽等畜禽种业产业目标和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和明确种业产业在我省畜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畜牧种业总体部署和统筹协调,从生物育种基础研究、技术集成与示范、行业科技等层面设立专项,系统进行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培育。
  二、加大畜禽种业科技投入,完善多元化、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加大省财政和企业等对现代畜禽种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工商、民间与企业积极参与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畜牧种业科技投资融资体系。在中长期规划基础上,建立稳定的种业支持计划,合理安排畜禽种业公益科研机构日常运转、科研条件建设等资金,确保种畜登记、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后裔测定等基础性繁育工作正常运行。
  三、加强基地、人才统筹,推进畜禽种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要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相结合,建设一些有我省特色的家畜种业科技创新平台与服务共享平台,与畜禽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育种行业组织结合,为建设特色家畜种业国家级创新中心或平台打好基础。加快引进与培养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与团队,提高研发水。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畜禽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家畜种业国际组织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加强生物种业科学研究,引进畜禽种业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种质资源,进行集成和再创新。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和举办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促进畜禽种业科技、人才和技术交流,造就一批有国际视野的中青年首席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型实业家。
  省政协委员、省财政厅总经济师武永义:
  健全多元投入机制 促进种业产业振兴

  一、明确投入重点,厘清投入责任。政府应加大投入,支持种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支持全面普查、系统收集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支持搭建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促进优质种质资源高效共享利用;支持开展秦岭林产品种质资源调查,为向森林要食物奠定基础政府应支持育种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适宜我省不同生态区推广种植新优品种的筛选、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样监测,支持完善南繁育种基地生产设施,加快发展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加大对种子科研院所的投入,支持科研院所做好、做深研究;加快建设国家杨凌种业创新中心。
  二、加大政府投入,创新投入方式。抢抓国家实施种业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精准对接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制种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持续谋划更多影响大、带动强、质量高、效益佳的好项目,做深项目谋划、做实重点工程、做细项目推进、做精招商引资,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资金支持盘子。
  将种业发展纳入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范围;给予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单位稳定经费投入,引导部分科研院所和高校与企业组建育种创新平台,逐步形成以政策为导向、公益性研究为支撑、企业自身发展为主体的商业化现代育种机制。
  顶格落实国家税费减免政策,及时出台我省配套政策,对批发和零售的种子、符合耕地条件生产销售的种子免征增值税;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设立种业政府性基金,支持龙头种子公司优先上市融资。
  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民盟省委会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冯永忠代表民盟省委会:
  加快陕西种业实验室建设进度高质量推动陕西种业发展

  陕西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拥有国家种业“硅谷”杨凌,育种力量雄厚、技术水平先进。我省农作物育种长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创造了数十项全国第一或世界领先的成绩。当前,杨凌示范区有13个国家、省级及校级科技创新研究平台。通过建设陕西省种业实验室,一是在种业科技创新机制上取得突破,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搭建一流创新平台;二是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突破,力争在生物育种方面取得创新性、引领性的成果;三是抢抓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政策机遇,加紧加快推进我省种业实验室建设和实体化运行,瞄准国家种业实验室的布局,抢占种业领域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四是协同发力,更实更细做好服务保障,为进行有组织的种业科技创新铺好路、搭好台。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以规划引领建设种业实验室。推动尽快发布陕西种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全面系统推动重大项目实施,指导谋划种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探索全新科研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按照“实验室+基地+网络”的布局,协同优势力量开展种业创新。积极争取国家种业实验室或西北分片区落地陕西。
  二是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应用。利用基因编辑等种业前沿技术夯实“藏粮于技”基础,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种业产业体系。加强生物安全监管,提升防控能力。
  三是打造种业国际开放平台。充分利用农业自贸区和上合农业基地的政策优势,建设“一带一路”种业开放先行区,开展生物育种技术和产品国际交流,打造“一带一路”国家种业交流合作新平台。
   省人大农工委副主任,陕西粮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利民:
  培育壮大省属龙头企业推动我省种子产业振兴

  我省种业振兴必须以杨凌为核心动力源,通过擦亮杨凌名片,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推动全省种业产业发展。
  一是建立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体系。以杨凌示范区内农业科研院所和省属种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体系,打造国家级科研共享技术平台,打通高通量商业化育种关键环节,实现我省生物育种技术应用跨越发展。建议出台生物育种专项补助政策,加大我省粮油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政策扶持力度,通过种质改良、优异基因挖掘、育种技术创新、优良性状转育及转基因作物品种推广,推动杨凌成为我国旱区生物育种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二是建设省级良种繁育基地。支持省属种业龙头企业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切入点,重点围绕小麦、玉米、油菜三大农作物,在渭南打造省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在汉中建设万亩油菜制种基地,在新疆、甘肃和榆林等地建设万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提升我省大田作物种子生产加工水平和仓储能力,确保我省农业用种安全。同时,启动陕北谷子、陕南魔芋、食用菌、中药材等杂粮和经济林果作物种子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逐步实现农作物及经济林果作物种子全品类发展。
  三是组建大型“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借鉴河南、山东、四川、广东等省组建省级种业产业集团的成功经验,建议我省增加国有资本金注入,支持粮农集团跨地区、跨所有制对省内外优势特色种业企业、研发机构实施兼并重组,组建商业化育种科研团队,发挥省属国有种业企业在种业振兴行动中的主导作用,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级,打造国内一流的省级大型“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
   渭南市政协副主席惠建军代表渭南市政协:
  以问题为导向 加快种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议省政府每年列支足够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市县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建立市级种质资源保护与展示试验站、新品种繁育引进及良种生产基地建设、救灾种子储备等,扶持市县具有一定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种子企业,进一步提升我省种业整体发展水平。
  (二)建议省级有关部门应根据全省地市种业系统队伍建设情况,每年通过公开考试、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一定比例的优秀农业人才进入种业队伍,优化队伍结构。
  (三)建议以市为单位,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库,设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鉴定圃和繁育基地建设。对已确定的种质资源要加快收集保存工作,对部分濒危稀有的种质资源要进行保护性种植,对不能采集的种质资源要设立原产地保护区。
  (四)建议充分利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类普惠性政策,鼓励引导种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种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商业化育种中心,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创新示范平台,帮助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公司+研发平台+研发团队”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合作培育、合作研发,委托选育培育、品种权购买等不同方式,实施重大品种联合攻关。
  (五)建议建立新品种审定后补助政策,对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对通过国家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给予2万~5万元奖励;对建立的市县两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站给予每年10万~20万元财政专项预算资金。提升全省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展示推广能力,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本版图片由记者 杜静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