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政协提案得落实,我省首次邀请五名宗教界代表参加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时表示——
“知根方不忘本”
   □ 记者 唐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每年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溯源、寻根、凝心、铸魂”的传统盛事,更是中华儿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盛典。
  4月5日,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与往年相比,今年公祭活动的主题更加鲜明,充分表达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黄帝陵、一起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民族情感。同时,今年的公祭活动还首次邀请了我省五名宗教界代表人士作为宾客参祭,而这一变化,源于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一件集体提案。
  “随着一步步走进公祭现场,心中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首次作为参祭宾客的省佛教协会会长宽旭直言内心的激动之情,“从提出提案到建议落地,看到了省政协民宗委的负责,看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宗教界代表受邀参加公祭活动,对我省全体宗教界人士既是鼓舞和激励,也带来了启迪和动力。”
  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省政协民宗委提交《关于宗教界代表人士参加黄帝陵公祭活动的建议》的集体提案,建议邀请我省宗教界代表人士参加每年清明举行的黄帝陵公祭活动,增进包括宗教界人士在内的中华儿女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年,提案承办单位延安市政府在回复函中表示,经与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和省祭陵办对接后,同意邀请宗教界人士参加黄帝陵公祭活动,并由省祭陵办与省政协对接安排宗教界代表人士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具体事宜。
  “我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齐全,是全国宗教工作的重点省份,因此,在与省祭陵办充分协商沟通后,确定在保持去年参祭规模的基础上,增加五名宗教界代表。”省政协民宗委办公室干部介绍。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今年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对表演环节的演员人数进行了大幅压缩,但典礼的仪程仪轨保持不变,充分彰显传统祭祀文化的厚重内涵。
  “亲历庄严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瞻仰伟岸肃穆的轩辕黄帝塑像,浓浓的炎黄情油然而生。知根方不忘本。当我们降生到中华大地这片神圣沃土,我们就自然成为中华大家庭一员,无论秉持哪种信仰,从事哪种职业,置身何处,我们始终同根同源、同祖同宗、同责同荣。”省道教协会会长胡诚林表示,要以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契机,不断涵养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祖国统一贡献宗教界的智慧和力量。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当天的公祭活动中,120名少年儿童身着56个民族服饰,合唱《黄帝颂》,宛如天籁,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马希平的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马希平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作为一种仪式操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扮演了独特作用。这不只是对于56个民族的同胞,对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更是起到增强祖国向心力、认同感的凝聚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享有的历史集体记忆,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脊梁,得以生生不息的灵魂。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党明彦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演进中蕴含了多重要素,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受邀参加此次公祭活动,倍感骄傲。历史一再证明,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巨大优势,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黄帝陵承载着中华民族最久远的历史记忆,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感情,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省基督教两会主席王俊表示,陕西基督教将从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中汲取精神和力量,在日常工作中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团体自身建设,加强教职人员管理,提升自我修为,团结全省基督徒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发挥正能量,与全省人民一道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