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以秦创原平台为抓手 打造创新驱动新高地
省九三学社建议建立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推进“双链”深度融合
   □ 首席记者 唐冰
  1月1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省长赵一德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我省将坚持做强平台、优化生态,全力构筑创新驱动发展优势,提升秦创原平台牵引力,年内总窗口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并注册公司不少于200个。
  科技创新平台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3月30日,省委、省政府在西咸新区举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宣告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正式授牌成立。作为我省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秦创原成为陕西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省九三学社建议,应以秦创原平台为抓手,结合我省“十四五”规划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打造我省创新驱动新高地,加快我省经济创新发展。
  省九三学社在提案中指出,从数字看,2021年在秦创原平台落地的142户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95%,但总体看,我省科技创新平台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和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两链融合不紧密、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到位、多领域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省九三学社建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战略方向和战略领域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的财政投入力度,形成我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平台“链长制”的引导作用和产业链上龙头链主企业的市场主导作用,明晰、细化和聚焦产业方向,优化创新平台布局,完善平台独立自主运行机制。组建深度融合的“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发平台,由企业提出可引领的产品技术目标,由企业工程师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共同建成攻关队伍,形成团队互派融合、资源共享互补、成果共赢互利的机制,破除创新链和产业链不通畅的难题,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具体来说,可结合我省筛选出的23条重点产业链,针对重点产业技术发展的急迫需求,依托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本地化搭平台,全球化引人才,就地化落成果”的模式,实施平台行业共性技术研发,针对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和重点先进技术进行定向培育研发。
  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省九三学社建议,可以西安为试点,培育国家级技术转移转化示范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化技术转移,以技术需求优势、产业规模、发展潜力等为标准确立一批重点转化项目,建立“寄养、收养、放养”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等转移转化探索性机制,助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产业。
  省九三学社同时指出,目前,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及企业对争取科技创新平台的热情比较高,但很多科技创新平台的目标只限于争取资金、通过考核,没有起到科技创新平台应有的作用。建议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大对平台的绩效评价考核,把平台经费资助、奖补与平台运行服务绩效挂钩,重点将其对科技、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贡献,在解决核心关键技术以及实现原始创新等方面的实际贡献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