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10版
本期发布:
念好五字诀 铸牢生命线
——陕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陕西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全省56个民族齐全,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2万余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9万余人。少数民族人口呈现大分散、小集居的分布态势,突出特点是民族成份多、回族人口多、少数民族学生多。
  针对这一省情实际,如何通过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推进民族团结事业、铸牢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成为检验民族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为此,全省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对标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在工作中念好“学、谋、做、融、实”五字诀,全面推进陕西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学”打头,切实加强思想引领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统领,从学入手,以学开头。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和干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内容。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筹划重点工作任务。连续3年举办全省党政领导干部民族理论政策专题培训,指导全省民族界人士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推动制定出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规划》,制定印发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
  坚持把学习培训办在基层,组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讲师团分别在陕北、陕南、关中3个片区开展宣讲60余场,带动各级各部门举办专题培训700余期、6万余人次。编印《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辅导读本》2.5万册。陕西是教育大省,全省少数民族学生4.6万人,针对这一特点,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品牌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连续7年组织引导50余所高校,1万多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做法被国家民委、新华社宣传推广。西安交通大学用“西迁精神”浸润滋养各族学生成长成才,陕西师范大学实施“石榴红”成长工程培养民族团结“西部红烛”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作大会交流。推进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做法,在全国民委系统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组织112名各族青少年,身着56个民族服装参加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指导西安浐灞一中连续9年开展“我在西安有个家”结对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以“谋”为基,认真研究落实举措
  坚持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放到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来统筹谋划、扎实推动。全面摸清全省民族工作底数、研究形势特点,高质量完成《陕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实践与思考》《新时代加强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实践与思考》《散杂居省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思考》等调研报告,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全年组织各地完成民族工作专题调研报告66份。协调推动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评选命名活动”纳入全省创建示范活动《项目名录》,评选15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在省内5个高校设立“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攻关。建立“民族工作部门+社科联+高校”研究体制机制,投入研究经费65万元,下达课题30余项。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工作举措28项。拟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陕西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吸纳反馈意见45条。制定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规划》,吸纳反馈意见8条。
  三、以“做”为重,切实增进共同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所有工作都向此聚焦。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做好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把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重要原则。开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宣讲活动,组织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大家谈”活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切实铸牢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坚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确保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走进千家万户。指导各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各类宣讲、讲座200余场。在全省28所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中小学试点,覆盖各族学生45668人。指导各地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在法律面前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依法处置涉及城市少数民族人员的各类矛盾纠纷,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坚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牢固树立“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工作理念,举办技能培训、编印服务指南、开展联谊活动,引导和教育各族群众相互理解尊重、相互欣赏包容,鼓励和支持各族群众联合创业、扶贫济困、共克时艰。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各族群众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同凝聚起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奋进合力。很多民族界人士积极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来,有的踊跃捐献防护服、医用口罩、喷雾消杀机等防疫物资,有的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送去热腾腾的饭菜、馕饼等慰问品,有的主动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行列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各族群众的责任与担当,在抗击疫情中彰显了伟大民族精神。
  四、以“融”为标,深化拓展工作途径
  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系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积极践行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理念,不断完善政策举措,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组织我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集体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参加建党百年系列观摩活动。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互鉴。把牢工作主线,明确创建标准,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组织各地和相关高校现场观摩宝鸡市千阳县、陇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的经验做法,推动各地打造更多看有载体、学有内容的示范样板。
  巩固少数民族聚居村镇发展成果。加强和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研究制定《陕西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将中央和省级安排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全额拨付到20个县(区),投入到46个重点民生项目。
  促进来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居发展。连续2年开展“民族团结交往交流”活动,组织近百名来陕务工经商求学的少数民族群众代表走进西安、咸阳感受发展成就,促进融入城市生活。组织新疆来陕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筹集23万元抗洪救灾物资运送至受灾地区。
  广泛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微”平台。抓住建党、国庆等纪念日和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各民族“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感党恩”等主题慰问、联谊活动,巩固和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良好局面。引导高校发挥学科优势,面向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区)开展助学支教、合作共建等活动。组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交流展示,探索实践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载体的新模式,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五、以“实”看效,推动工作方式创新
  注重发挥陕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科教资源众多的优势,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
  塑造革命文化教育品牌。组织1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赴延安开展为期5天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捍卫者、践行者、引领者。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光明日报、国家民委公众号等十家中央以及省内媒体和平台对活动进行了报道。“万名学生回延安”成为陕西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品牌举措之一。
  拓展历史文化传承载体。发挥黄帝陵、延安革命纪念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在3地各设立1个“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着力打造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探索构建陕西特有的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表达体系。
  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遴选推荐西安歌舞剧院创作编排的舞剧《传丝公主》,代表陕西亮相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央视网和国家民委门户网站展播,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优秀剧目奖。设立4个“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训练基地”。举办以“庆七一·迎全运”为主题的首届陕西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交流展示会,14所高校代表队展演了武术、射艺等10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和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营造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浓厚氛围。
  通过“学、谋、做、融、实”五字诀,全省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提高了政治站位,加强了党的领导,明确了工作主线,增强了使命意识,创新了工作方法,健全了体制机制,增强了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了全省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