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彰显地方文化魅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 佳县政协
  文化旅游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彰显地方文化魅力的重要支点和产业富县的强大引擎。2021年4月,佳县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全县部分旅游景点和文化经营场所,通过现场视察、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结合存在的规划落实不到位、文旅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引领能力、投资方式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文化旅游骨干人才严重短缺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发展战略,齐心协力推动文化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佳县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以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百亿文化旅游”目标,这是符合佳县发展实际的决策部署,全县各级领导、各部门要按照县委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坚定信心,矢志不渝,加强组织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二)科学编制文旅发展规划,为产业融合提供依据,远近结合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结合编制佳县“十四五”规划,立足县域自然禀赋、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坚持前瞻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要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避免盲目和重复建设,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互补、共享、互惠互利。
  (三)有效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制定互利互惠政策,汇财聚力建设一些重大产业项目。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实施重点招商,精确招商,吸引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投资文化产业。要深化体制改革,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旅游入股、转让、租赁、承包等多种经营方式,构建多元化旅游开发投入机制,加大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担保力度,鼓励引导更多的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协会组织等投资开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游客服务、餐饮住宿、娱乐项目、文创产品等。争取将沿黄旅游经济带建设融入全国发展建设总规划中,争取国家和省级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深入挖掘具有佳县特色的文化资源,广泛宣传推介,打造闻名遐迩的黄河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佳县生态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以红枣节、“四月八”庙会、过大年为主题的节会文化品牌;以黄河峡谷、古城古镇古观、峪口艺术区为主题的黄河文明品牌;以千年枣园、高原地貌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品牌;以赤牛坬民俗村为主的农耕文化品牌;以神泉堡革命纪念馆等为主的红色文化品牌。要大力支持知名作家、导演创作关于佳县文化、旅游景区的文艺作品、影视剧,将景区之美和艺术之美完美结合,让人们向往佳县,来佳旅游观光、体验生活。要加大宣传,加强区域合作,鼓励支持重点旅游经营单位主动到周边及重点客源地搞宣传促销、搞区域合作,加强与晋蒙甘宁周边省(区)旅行社的联系合作,广泛开发旅游市场,实现西北区域旅游发展合作共赢。
  (五)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形成中坚力量,提高文化旅游队伍整体素质。要加强文化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鼓励社会人才投身文化旅游建设,壮大民间文化演艺队伍,深化职称评审改革,促进群众艺术的发展。要鼓励和支持剪纸、泥塑、枣木雕刻方面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大胆创新,开发文创旅游产品,让文化资源变为经济收入增长点。
  (六)努力提高景区品位,打造精品景区和线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文化+”“旅游+”战略,促进更多产业增长。要充分利用好佳县沿黄各村、城镇自然山水、生态、文化民俗、红色革命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彰显佳县黄河景观、红枣生态、多元宗教、农耕民俗等资源的鲜活个性,打造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富含文化、档次优质的精品景区景点。要立足地域优势,发展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私人作坊、科研科普、艺术写生、民俗体验、培训教育,实现文化与旅游结合,让游客慕名而来、放心消费、完美体验,促进旅游新产品、新项目、新业态发展壮大。
  (七)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科学修缮维护,彰显佳县文化底蕴和魅力。要切实推进葭州古城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重视古城历史风貌修复工程,为发展古城旅游打好基础。旅游开发重点村镇要加大对古遗址、旧村落民居保护力度,厚植乡村旅游文化根基。进一步做好红色革命文化传承工作,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发展红色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