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的方法
  □ 赵利
  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通知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更进一步强调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大内容,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和社会观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从2017年9月起,《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始使用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这套教材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相融合,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每册有一个核心教育主题。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或者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它包括: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报刊、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电视节目、工厂、农村、科研院所、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比较典型的有教材、学科知识等。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育人的课程,也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运用好教材资源,更要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所以,正确认识课程资源,树立课程资源意识,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种类、表现形式,从而选择最有用的课程资源并巧妙应用于教学中,为教学服务,并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最大效应,将是我们迫切的任务。
  一、直接运用的资源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编排是很注重逻辑体系的,所以教师可以依托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合理引入。现在有一部分从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教师,因为教学时间比较长,对整个课本的内容和框架都已经很熟悉,所以对教材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其实,教材不仅仅是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科书,更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只有认真研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正确传递课本的思想和理念,以课本为依托进行扩展,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把学生引入更加开阔的时空进行学习并不断进步。
  例如“大家排排队”这节课中,课本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排队的说教,而是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自觉排队”这一公共礼仪。课本里面有几个小问题:“排队过安检的话可能要错过火车了,我该怎么办?”“好朋友让我直接站在他前面,这样做可以吗?”“排队时想上厕所怎么办?”这些小问题设置得非常巧妙。这几个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学生遵照课本内容来你问我答,而是巧妙地把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生活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前面是一条亮起红灯的斑马线,你还会冲过去吗?”把小学生放置于真实情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就可以发现其中的智慧,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需要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实践。
  二、需要转化的资源
  (一)转化需要关注的几个因素
  
1.资源的教育性
  作为一门综合的学科要体现如下特点:一是要有教育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排就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我上学啦”就是要让学生逐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知道自己是个小学生了,该做什么?按什么要求去做。接着是“祖国的生日”一课,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新《道德与法治》课程并非单一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还增加了对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教育、法治教育、规则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我们要培养具有良好行为品质和习惯个性的儿童,这也是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儿童“摆渡”到社会生活中去。
  2.资源的针对性
  课程资源的搜集应从几个方面考虑,考虑到学生生活的环境区域,城市的学校、县城的学校、农村的学生,教师备课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寻找适合符合学生实际的资源。比如优秀班级、优秀学生。离校很近的人文环境,学生手中的图片资料、自然环境等。校园文化积淀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因素,比如校史、校情,学校培养出的杰出人物、优秀人物,也包括学生和成人,实际上优秀的学生资源也可以开发,用他们的优秀品格、优秀素质可以影响其他学生,引导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
  3.资源的实践性
  儿童不同于成人,有他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童真、童心、童趣是他们的固有特性,因此在教育方式、活动方式选择上,一定要适应儿童,为他们所喜欢、所接受,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去参与、感悟、体验。资源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很重要,重在儿童的感受。要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设计要遵循活动课的特点,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其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少,我们的教育对象遍布城市、农村,所处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他们所在的学校、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各有不同,有些就地取材的素材往往效果很好。
  4.资源的时代性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资源,我们要关注时代政治,关注最新的教育动态,国家的大政方针、国情和教育改革的新趋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资源链接的时代性,比如2019年的“新冠病毒”作为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振兴中华”的正面资料嵌入,引导学生感受国家的强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些时代性强的资源,可以引发儿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归属感。
  (二)转化资源的方法
  1.结合学生生活进行转化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就可以帮助小学生巩固知识,升华认知。通过案例把复杂枯燥的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经过学习、讨论、交流、总结等环节,可以很好地把多种信息、观点与经验进行碰撞和融合。最后,可以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知识,并且从思想行动上改掉很多陋习。其实道德不是我们绑架在学生身上的枷锁,应该是植根于他们心底的修养和自觉,而促成这一步的关键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
  以“吃饭有讲究”这节课为例,其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偏食、挑食、浪费,不能做到文明就餐等,普遍发生在小学生身上。尤其是因为家长的溺爱,更是让小孩在吃饭这件日常事情上出现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把这些问题直接暴露和呈现,让学生分析做得对不对,再反思一下自己的很多行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向学生讲述偏食、挑食和暴饮暴食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时,可以用动画片的形式,让粮食来一次自述,说说自己的悲惨遭遇。再让学生明白虽然有些食物自己并不喜欢吃,但是由于身体在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的共同作用,科学搭配进食才能实现均衡营养。
  2.结合课堂活动进行转化
  树立大视野下的《道德与法治》大教育观。所谓大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实行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组织的开放性体系。鼓励学生以学习为目的,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加快学科融合,全面创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方式。
  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做一回听众,让学生把书中读到的、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自身掌握的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一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有的学生声情并茂讲授过年习俗,有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与父母一起制作的中国结、红灯笼、春联等,还有学生为我们朗读了一段中华茶文化的知识,展示他们学习制作的蜡染、泥塑、书法作品……完全是中华文化的视听盛宴,这比教师讲解的有趣得多。让学生集思广益,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和表现的欲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传统习俗意识自然萌发于学生心中。
  (作者单位:蓝田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