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把握新时代新使命 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编之一
  聚焦“准专深实优”着力促进协商建言高质量
  ■ 政协铜川市委员会

  近年来,铜川市政协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准专深实优”下功夫,以高质量协商建言助推铜川高质量发展。
   聚焦“准”字选好题。围绕转型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安排协商议题19个,确保履职方向始终与党政中心工作保持一致。坚持党委命题、政府出题、主席会议点题、社会各界征题等方式征集,专委会初选、秘书长办公会讨论、主席会审议、市委审定的程序确定议题,确保选题精准。灵活采取跨年度连续跟踪、重点协商转民主监督、视察监督协商成果等形式,拓展履职深度。如连续3年将优化营商环境、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列为专题协商或民主监督议题;今年就2020年“教师职薪绩效改革”双月协商成果开展视察监督。
   聚焦“专”字集智慧。吸收各行各业专家学者30人建立政协智库,将其按专业特长分至各专委会进行管理。邀请群众代表、党政部门专业人员、政协机关干部与政协委员、智库成员共同组建调研视察组。调研考察结束后,召集相关领域专家和专业人才,对委员意见建议进行“综合会诊”,多维度扫描问题、多角度审视建议,确保形成最佳“政协方案”。
  聚焦“深”字搞调研。组织调研组成员提前开展网上学习、专题培训,邀请部门通报工作,帮助了解国家政策、学习各地经验、熟悉铜川市情,做好调研准备,做到前期深学习。以更加广泛、深度的调研,摸准实情、找准症结,做到市内深调研。如双月协商“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各类调研16场次,与300多名各级干部、校长、教师代表座谈交流。带着市内调研发现的问题,精选2-3个外省地市进行考察学习,与党政部门、政协组织座谈交流听经验,深入实地看做法,学到“真金白银”,做到赴外深考察。
   聚焦“实”字出成果。把协商贯穿调研、视察、会议全过程,会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协商报告,做到协商过程实。每次协商都提前确定3-5个重点发言方向,由业务精通、参政能力强的委员牵头起草发言材料。经调研组会议研究、专委会把关、主席会议审定,精心打磨确保意见建议实。完善党政领导批示反馈、跟踪落实机制,努力改变“建议止于批示”履职模式,实现成果转化实。
  聚焦“优”字强保障。邀请市委书记到政协作专题辅导,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赴浙大、厦大等地举办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依托专委会常态化开展政协业务专题培训,两年举办培训班20余期、培训1000余人,还争取市委支持,增设市政协委员建言资政服务中心,增加10名事业编制,委员协商建言能力和机关干部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力促优能力。搭建“结亲戚”、委员工作室、“微协商”等平台,畅通委员了解社情民意、掌握一线情况的渠道,进一步优平台。出台提高协商议政质量意见、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评价办法等,为高质量协商建言提供制度保障,实现优制度。
   抓好“四个环节”提高协商建言实效
  ■ 政协榆林市委员会

  近年来,榆林市政协抓好精准选题、平台搭建、协商闭环、成果落实“四个环节”,高质量开展协商活动,较好地发挥了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抓好精准选题环节。始终坚持把党政所思、群众所盼、政协所能作为政协协商选题的总体要求,以选题精准、调研深入、建议可行为目标,精准确定协商议题,每年确定各类协商议题40个以上。在制订年度协商计划时,一方面,征求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意见,将提出的协商议题纳入年度计划草案;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结合政协委员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再确定一部分协商议题。选题综合后报请市委主要领导审阅,最后以市委办公室文件印发实施。通过“政协选题、党委审题”的形式,确保政协协商课题与市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合力合拍。
   抓好平台搭建环节。除了坚持做好常委会专题议政协商、调研视察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界别协商等多种协商活动外,创新“请你来协商”平台,组织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群众代表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开放式协商平台。例如,围绕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组织委员、记者在市区校园周边多点调研采访、录制专题片,在榆林电视台《法制经纬》栏目播出3期,整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20余条。在此基础上,邀请市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群众代表协商座谈,明确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有关问题,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同时,积极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方式。去年以来,我们以推动基层协商为目的,在街道、社区、企业创建了文化创意、社会公益、红色教育、法律服务等不同特色的委员工作室,广泛开展“微协商”。目前,已开展各类“微协商”活动30余次,通过市政协向有关领导、部门单位提出意见建议40余条,实现了政协协商同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结合。
   抓好协商闭合环节。凡重点协商议题,注重抓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跟踪协商,形成闭环。在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前,组织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开展调研协商;决策中,提交有关书面建言材料,供市委、市政府参考;决策实施后,继续组织力量跟踪监督协商,助力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例如,针对榆林市生态环境治理,事前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形成了建言材料,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市委主要领导审阅建言材料后,责成市政协代市委草拟《榆林市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决定》,并经市委四届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事后市政协又紧扣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多次开展视察协商活动,形成了协商建言闭环。
   抓好成果落实环节。对协商建议中涉及的一些重点难点,坚持紧盯问题、多措并举、跟踪问效。例如,近年来,过敏性鼻炎防治是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市政协通过综合运用专题协商座谈会、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市级领导督办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持续跟踪督办,推动协商成果落实。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将这一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采取设立动态监测网点、设置临床专科治疗门诊、将过敏性鼻炎纳入医保目录范围等措施,形成“组合拳”,有效回应了群众诉求。
  聚力“五个重点”提升协商质效
  ■ 政协商洛市委员会
  近年来,商洛市政协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全过程,聚力“五个重点”,推动协商高效开展。
  坚持“六个结合”抓学习,让协商民主聚焦中心。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协商民主保持正确方向的基础前提。市政协采取“集体学习+专题研讨”“履职培训+现场教学”“线上读书群+线下自主学习”“委员读书班+主题培训”相融合的方式,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推动协商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议题开展,确保协商聚焦中心不偏航、不走样。
   创新“六种形式”显特色,让协商民主丰富多样。通过党政点题、委员征题、部门商题、群众荐题等方式,精选“小切口、大切面”的议题,每年至少安排17次专题协商,保证协商频次。在坚持常委会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等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党委政府和党派团体联动协商、集中视察主题协商、“政协·院校”合作协商、重点提案督办协商、远程网络议政协商、委员工作室“微协商”等“六种形式”,构建起宽领域、多层次、常态化协商议政新格局,使协商活动更具灵活性、多样化和吸引力。
   拓展“六个渠道”搭平台,让协商民主活跃顺畅。聚力搭建“六大平台”,成立市县经济协作联谊会,为2070名委员参与家乡建设搭建桥梁纽带;成立市县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为服务大局提供凝聚爱心的家园;成立“政协·院校”合作协商交流中心,3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调研协商,为提升协商质量提供人才支撑;成立委员建言献策服务中心,为强化协商跟踪服务注入新动能;首批选聘26名资政员组建应用型智库,为提升协商质效提供智力支持;建成48个市县委员工作室,让委员议政有舞台,形成了多渠道、广覆盖的协商议政新体系。
   落实“六项举措”促转化,让协商民主富有成效。探索建立协商成果“六个一”转化落实机制,即每年对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情况评优考核一次、对重点协商成果面对面交办落实一次、对重要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在媒体上公布一次、将上年度重点协商议题转化为下年度民主监督议题一次、承办单位向政协书面反馈汇报一次、在政协全会上表彰通报一次,压茬推进,拓展履职深度,推动协商从“提出了多少建议”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
   明确“六项要求”强管理,让协商民主推进有力。将332名市政协委员全部编入7个专委会,将132名党员委员全部编入7个专委会党支部,实现“两个全覆盖”。落实委员履职“六个一”要求,即每年至少提出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信息、参加一次视察调研、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提交一份述职简报、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切实增强委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行年度履职考核积分制,与年度优秀委员评选、委员连任提名挂钩,推动委员履职制度化,为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探索协商新模式 构建协商议政新格局
  ■ 政协渭南市委员会

  去年以来,渭南市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协商新模式,努力构建协商新格局,更好实现政协系统与党委政府系统良性互动,着力促进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全会协商聚焦“国之大者”,服务“中心大局”。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问题,组织委员畅所欲言,广聚良策、广聚共识,助推实现高质量发展。搭建大会协商、界别小组协商、联组小组协商、提案审查交办协商等平台,服务多层次、多领域协商。紧扣大会主题,印发协商讨论、大会发言、委员提案参考提纲,依托党派、界别、专委会做好协商准备。把大会发言调整到开幕式之后,让委员直接“对话”书记、市长和部门负责人,提升协商影响。今年市政协全会期间,市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与委员“零距离”协商大会发言中关于果业发展和营商环境的问题和建议。会后,发言转为主要领导领衔督办提案,列入主席会议协商计划。协商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书记批示,一篇被省政协评为优秀调研报告。
  专题会议协商紧扣“堵点”“难点”“痛点”,当好“参谋助手”。着力于当好参谋助手,紧盯全市“一市两区三地”建设和“十项重点工作”,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重要问题,发挥专业特长、集中专业优势,使各类专题协商互为补充,形成协商集群效应,协助党委政府通“堵点”、破“难点”、消“痛点”,努力把政协智力优势转化为推动全市跨越式发展的实招良策。确定每季度一次常委会协商、每两月一次主席会议协商、每月一次月度协商的议政模式,请市委“点题”、政府“交题”、委员“荐题”、群众“征题”,提高协商贴近度、精准度。不断拓展协商深度,完善领导领衔、专委会组织、部门和委员参加、专家和群众代表参与的协商机制,开展域内外调研协商、界别协商、市县联动协商,坚持不调研不协商、报告不成熟不提交,想方设法把情况摸透、问题找准、建议提实。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协商中,对职院等单位反映的问题进行二次调研,形成主席会议建议案,所提建议被政府采纳。建立协商意见建议转化督办机制,推进跟踪督查、上门督办。针对《关于加快实施华山风景名胜区门票、车票、索道票票务系统整合的建议》,主动联系沟通,省文旅厅认真办理、及时回复,华山“一票通”问题得到解决。
   委员工作室协商“实事好事”,解决“急难愁盼”。依托专门委员会建立40个委员工作室,开展“六有”工作室创建。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突出结果导向,以委员工作室为载体,小事简议、急事快议,开展靶向协商,协助党委政府把“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不断完善机制,把“微协商”列入“创争出”考评考核。今年以来,组织“微协商”70余次,张晓玲委员工作室协调推动职能部门筹集资金100余万元改造饮水管网,解决盈田居民吃水问题;蒲城县政协委员工作室调研撰写的《医保政策引发的“看病贵”应重视》获副省长批示。“微协商”让群众听到了政协“声音”,看到了政协“身影”,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温暖”。
   做精做实提案工作 提升专门协商机构工作效能
  ■ 政协汉中市委员会
  汉中市政协以提案为抓手,突出“提”“商”“办”“服”四字诀,开展提案质量“提升年”和“深化年”活动,推动提案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促进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好发挥。
   筑基础,注重“提”的质量。坚持关口前移、提早介入,公开征集线索,提前印发引导目录和选题参考,给委员定方向、划重点、出题目、交任务,促进提案靶向发力,建言资政更加精准。规范“初、复、终”三审环节,用好“补、并、转”三种办法,对有价值但深度不够的提案要求及时补充完善,对反映同类问题的提案分类整理、协商并案,对暂无条件办理的提案及时转为社情民意信息等供党委政府参阅,杜绝“照顾案”“凑数案”,近两年提案立案率稳定在75%左右,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命题+选题”方式,围绕大事要事做实调研,发扬工匠精神将集体提案、联名提案打造成精品,形成参政议政品牌效应。譬如《关于做实区域特色品牌 推动“医养在汉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促进市政府出台了《汉中市医养结合机构行业标准》,有力助推了“医养在汉中”落地。
  搭平台,构建“商”的环境。落实办前、办中、办后“三见面”,通过现场走访与线上交流相结合,帮助提案人与承办单位互通提案意图和办理思路,及时修正偏差,促进了提办双方充分沟通、良性互动。对于工作相连、业务交叉、涉及多个部门的综合性提案,搭建集中协商平台。两年来,通过部门联动、现场会商形式,召集有关职能部门与提案人沟通交流400人次,凝聚了提案办理协商“最大公约数”。先后组织党派团体、界别委员深入承办单位,开展带案视察和座谈交流30余场次,共商解决办法、评议办理成效,形成了提案工作整体合力。
   抓督促,突出“办”的实效。深化市级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机制,今年20位市级领导挂帅上阵、实地调研,领衔督办29件重点提案,形成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示范效应。健全完善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联合督办机制,建立台账、全程督导,及时反馈、沟通问题,协助承办单位登门走访、面对面协商,促进“办理满意”与“落实满意”双达标。创新建立提案办理“回头看”督导机制,去年年底市政协领导带队对26个重点承办单位进行民主评议和督查问效,根据落实情况建立“ABC”三类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构建工作闭环,19件提案由B类“晋升”A类,109件提案得以明确办理。
  强保障,提升“服”的水平。出台了《关于提高提案质量的实施意见》《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评价办法》,修订细化了《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整理印发了《提案工作制度汇编》,使提案工作有章可循、更加规范。加强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升级完善网上提案办理系统,方便委员及时提交提案,实时跟踪办理进度,公开办理结果,工作流程更加透明,办理效能持续提升。办好《提案跟踪》专刊,邀请媒体跟踪报道提案办理全过程,宣传办理成效和委员履职风采,同时加大奖补力度,对优秀提案单位和个人分别补助调研经费,对提案办理先进个人给予奖励,今年年初向9个提案单位和39名个人兑现了奖补资金,提案工作影响力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