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背后七颠百病消
  夏季降水增多,闷热潮湿的天气来临。自然界阳气渐旺,万物繁茂,人体阳气也浮盛于外,内脏相对空虚,易受邪气侵袭而生病。所以我们依然需要固护阳气,保证体内正气充足,邪不可干。温度渐升,自然界阳气更旺,暑气蒸腾,暑邪伤人,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此时不仅损伤津液,使人体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的症状,而且气随津泄,还耗气,故而人体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
  “背后七颠百病消”是八段锦中的最后一式,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首先头向上顶起,随之两脚跟提起,略停;足跟提起,同时上下一起一落颠七次,注意足跟是在悬空状态下轻颠7次,接着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
  脚趾部位为足之阴经与足之阳经的交会处,两脚十趾抓地,可刺激脚趾部位的阴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活动并改善其功能。如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隐白穴开始上行,入腹属于脾,络于胃。脾为全身气机升降、水液代谢的枢纽。水液代谢均靠脾的传输作用。若脾虚失运,则水液难于传输排泄,导致水湿内停,产生多种病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两脚大趾抓地,通过刺激大趾末端的井穴、隐白穴等,可激活脾阳之气,使其气旺盛,增强水液运化的功能。长期坚持锻炼此式,可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功能,发挥其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十趾抓地可刺激足三阴、足三阳等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颠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有关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同时做颠足运动,可震动人体的五脏六腑,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所谓“三焦”是六腑之一,其功能是通调水道和元气。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不仅有利于水液的正常运行,而且也有利于脾、肺、肾等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反复颠足,使人体在放松情形下,五脏六腑在胸腹腔中得到有规律地上下震动,使之气血得以充分地宣导,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以及膀胱排泄尿液的功能。
  据《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