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解码渭北旱塬“农业芯片”
——首届旱区小麦种业创新暨产业发展论坛综述
   □ 记者 蒋维博
  亩产504.75公斤——这是5月14日首届旱区小麦种业创新暨产业发展论坛现场观摩环节,在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旱地绿色高质高效小麦良种展示田对“铜麦6号”的最新测产结果。
  据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马淑萍提供的数据:2020年全国小麦单产水平是386公斤,我省小麦2020年单产水平为286公斤,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而位于渭北旱塬的铜川小麦单产只有200余公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
  记者从论坛主办方获悉,“铜麦6号”已于2012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曾以676.09公斤的单产创陕西省旱地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680万亩。
  种子——农业发展的“芯片”
  首届旱区小麦种业创新暨产业发展论坛举办时间选在小麦即将成熟时节,举办地放在位于渭北旱塬的铜川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铜川市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研究,目前已经选育成功“铜麦系列”1-6号旱地小麦品种,为渭北旱塬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作出了有益尝试。
  “大家都知道旱地农业种业创新的重要性,但一直没有一次高规格会议来凝聚共识,铜川在旱地小麦育种方面有实践基础,有一定的‘话语权’,也有责任和大家共同关注这一关系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铜麦6号”主要选育人、铜川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冯艳莉说。
  冯艳莉的观点和第一次参加旱区种业论坛的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马淑萍不谋而合。“旱区种业创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旱区种业攻关不仅是现实需要,而且具有战略意义。”马淑萍在论坛中开宗明义地讲道。
  要确保1.3万亿粮食产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必须强化育种、收获、加工等产业链的科技支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节水农业处处长汤松指出,种业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不仅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优质品种选育也对农业绿色发展发挥着源头先导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是中国旱地农业领域学术带头人和旱地农业生理生态研究方向的开拓者。他说:“为旱区与缺水地区选育节水类型农作物是一种科学需求,但从目前来讲,这是一个短板。所以说今天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力求开辟出新天地、新途径。”山仑院士的话无疑为此次论坛定下了总基调。
  焦点——“铜麦6号”迎来高光时刻
  论坛上,与会的旱地育种和栽培专家、农业技术推广种子管理方面的代表,不但现场观摩了旱地绿色高质高效小麦良种展示田,还共同见证了“铜麦6号”的测产过程。
  “铜麦系列的选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之所以能够声名鹊起,绕不开该课题的开创者王长春。”冯艳莉在介绍铜麦系列旱地小麦品种选育工作时说,正是在王长春的带领下,铜川育种工作者先后选育出了铜麦1、2、3、4号系列品种,尤其是“铜麦3号”,经权威部门认定,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优质小麦。
  从王长春手里接过小麦育种的接力棒,冯艳莉带领农技中心同事继续攻城拔寨,相继培育出“铜麦5号”和“铜麦6号”。其中,“铜麦6号”先后获铜川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并相继通过省级和国家审定。
  得益于“铜麦6号”良好的丰产性、广适性和抗旱抗病性能,陕西大唐种业公司已在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干旱省份推广种植。据大唐种业公司李晓飞介绍,在推广过程中,意外发现“铜麦6号”具有良好的耐盐碱性,“‘铜麦6号’比当地品种每亩多产300多斤”。
  收获——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
  据参加论坛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介绍,5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询问相关部门节水农业有没有“卡脖子”问题。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随即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调研,发现第一个“卡脖子”问题便是抗旱农作物的治理和品种选育,这也是和铜川市联合主办此次论坛的动因。
  有了高校的加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种子协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农业农村厅,全国知名旱地育种和栽培专家,旱作农业教学单位、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种子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种子企业代表等280余人来到铜川,交流经验、洽谈合作。
  论坛以“构筑种业创新平台 服务旱区粮仓建设”为主题,目的在于聚合旱区优质种质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打造以“铜麦6号”为主的旱区小麦“育繁推”科技创新平台,建立旱区小麦工程中心,培育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努力把铜川打造成具有旱区特色的绿色高效全产业链种源“硅谷”。
  “这次论坛把大力发展旱地小麦育种工作提高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高度,并在种源选育、推广方面达成广泛共识,进一步提升了广大育种工作者的信心和热情。”冯艳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