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钟明善:书法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道
  □ 实习记者 刘凡銆
  上世纪80年代,书法史学资料极为匮乏,中国掀起“书法热”浪潮。1983年,历经十年整理与编写,彼时38岁的钟明善在河北出版了《中国书法简史》。此书序言中的一句话道出了他对汉字书法的衷情:“它起于点画用笔,系于单字结构,成于整幅章法,美于风神气韵;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法度森严而又变化无穷。”
  4月3日清晨,83岁高龄的钟明善早早起来,到西安亮宝楼参加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满头华发的他亲临庆贺。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钟明善始终以书法艺术为立身之本,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他认为,书法与传统文化一体不二,写书法必须对中华民族的千古文明有通透的认知,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书法教育核心的原因。
  20岁时,钟明善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在西安幼儿师范学院教中文。1986年,因在书法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他被调入西安交通大学工作,从书法史著作到书法教育研究论文,从研究书法理论再到讲授书法学,钟明善一路向前。
  从教60年来,钟明善对待学生如朋友,每当学生有疑问,他都耐心解答,与学生共同探讨书法理论知识,谈吐幽默风趣,毫无架子。时至今日,以前教过的学生还常去看望他,共话家常。2019年,学生王思成的亲人不幸离世,年迈的他写了一副挽联托儿子送去,以表牵挂。
  钟明善崇拜王羲之的书法,在《中国书法简史》中“完成汉字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一节中,他称赞王羲之的笔法含篆隶而不露痕迹,自然安详而又多具含蓄的回锋以敛其气。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就像聆听一阙抑扬缠绵的乐曲,字形笔画表现出一代文人非凡的风度与情操。研究了颇多书法名家的书法风格及特征,钟明善一直要求自己做人有气度,与人为善,如此写出的字才有韵律、有格调。
  王思成回忆说,钟明善向来热心助人,有求必应,只要关乎文化传承的事,他必定不遗余力。一次,他与钟先生畅聊书法时,与钟先生本不熟识的作家鹤坪登门拜访,请求钟先生题写书名,钟先生毫不犹豫地答应并挥毫落纸,还鼓励他好好写书。钟先生还曾鼓励修自行车的手艺人做书画装裱,不要浪费自己的所长,并为他的店铺门匾题字。
  “钟先生如此友善,诚身有道,想必这就是他的书法气韵不凡的原因吧。”王思成感叹道。
  1960年,在那个全民饥饿的岁月,钟明善即使吃不饱饭也要买来宣纸练习书法,潜心研究并沉醉其中,以抄书的方式读古诗文,对外界的纷扰不多关注。时至今日,他仍然生活节俭,对于吃穿住行不过多注重,一心只在书法的研究与教育事业上。“钟先生的毕生精力都花在了书法领域,对于其他种种都很淡泊,心中只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使命。”王思成说。
  近年来,钟明善助力大、中、小学的书法课走进课堂,带领徒弟编写中小学全套书法教材,竭力普及中小学生书法教育。他相信,书法教育最根本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教育,要从汉字起步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尽管钟先生年事已高,但是爱书法如初,闲时便写字读书。”王思成说,钟先生字如其人,文雅有章法,他爱书法也爱学生,正是因为他关怀学生,心存使命,因而众人都十分爱戴他。
  “由中华民族创造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源远流长,载籍浩繁。”《中国书法简史》中如此写道。钟明善坚信,书法艺术以笔法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从自然万物中而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道,必然文脉相继,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