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14版
本期发布: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全面支撑服务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

  近年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自然资源职能调整工作要求,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地质工作的需求,认真履行支撑政府、服务社会职能定位,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发展工作,不断拓宽业务领域,不断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的融合应用,不断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连续四年获评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省级地质调查院。
  一 以需求为导向,拓展技术支撑服务领域
  一是支撑政府、服务社会的作用更加凸显。省地质调查院技术支撑服务拓展到15个省级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秦岭卫星遥感综合监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全面支撑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水利厅、林业局等6个厅局开展秦岭生态保护工作;组织开展的“北方典型镉污染土壤修复示范项目”支撑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做好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组织实施的地热能推广应用示范项目支撑陕西省决策咨询委牵头的治污减霾重大研究专项;以生态环境部批准的陕西省唯一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机构为依托,支撑省公检法司系统和省生态环境厅做好环境污染监测鉴定工作;以拥有的卫星遥感、大数据平台支撑省审计厅做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以自然资源大数据推广应用工作支撑陕西省工信厅和省大数据中心做好自然资源大数据社会服务;通过自然资源调查评估技术成果,支撑陕西省人大抓好陕西省国有自然资源评价评估工作。
  二是精准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建立了地质调查工作常态化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技术业务体系,全面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耕地保护、地质勘查管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矿产资源保护、矿业权管理、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科技发展与对外合作等11项自然资源工作。
  三是以“国之大者”为导向精心部署项目。围绕当好秦岭卫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丹江源地区生态地质调查(试点)”“黄河中游晋陕豫金三角陕西段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项目。2019—2020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部署,策划实施项目175个,同比增长7.75%。
   二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赋能地质经济发展
  一是积极推动卫星遥感、大数据的综合应用。“秦岭卫星遥感综合监测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项目已列入“省部共建”重大专项,“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已纳入上合组织地学中心,将“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等平台深度融合,建设“陕西省智能地质调查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地质调查新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综合深化应用。
  二是地质遗迹调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施完成的“汉中天坑群综合地质调查”“陕北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详细调查”等重点项目,支撑市、县政府做好旅游和康养产业开发。因地制宜,创新措施,其中“汉中天坑群保护利用”被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列入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计划。
  三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依托成功建设的30个科技创新平台,优选17个科技创新平台科研机构,以国家级、省部级、省公益性项目实施为抓手,以参与实施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美丽陕西评估为依托,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批创新性成果。
   三 以实效为目标,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
  一是推动矿产能源资源调查成果合理利用。在陕北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探获500米以浅的可开发利用油页岩资源量557.08亿吨、页岩油资源量29.68亿吨,为陕北油页岩开发基地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在陕南地区,提交新增探明储量铅锌132万吨、银1400吨、铜27万吨、金24吨,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保水采煤开采技术等成果支撑我省构建煤炭开采绿色利用新模式,推进红柳林等6个绿色矿山建设示范。
  二是推进地热能推广应用。获得的地热能发明专利和技术专项,与8家单位开展合作,共签约6个合作项目。成功举办2020年全国地热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加强地热产业技术交流合作与示范推广,为陕西治污减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地调力量。
  三是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有效支撑重要城市群发展。完成的“咸阳城市调查”项目,系统查明了咸阳等地基底构造和活动断裂,构建了城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策划实施了“咸阳城市地质智能化系统构建”项目,为咸阳规划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基础数据。已向咸阳市政府移交了咸阳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全部成果资料,其中40余幅图件已应用于咸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推动三维地质模型成果转化。
   四 以人才为根本,锻造地调事业发展引擎
  一是注重抓好与双聘院士专家的交流合作。与18位知名院士专家签署合作协议,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攻关开展务实合作,联合实施项目16项,在重要城市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汉中天坑群调查研究、陕北富油煤高效利用、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二是注重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吸引优秀人才来院工作和研修,建立高端人才队伍,全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先后引进博士、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列出专题科研项目,提供专项科研经费,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上制定优惠政策,高精尖地质专业人才队伍规模初显。
  三是注重抓好领军队伍的示范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通过地调融媒体矩阵,加大对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宣传力度,着力用典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行业精神文明风尚、凝聚社会正能量。2020年,1人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陕西好青年”,多个集体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陕西省模范职工小家”“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五 以融合为双翼,推动地调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是局院关系不断加强。全力构建新型局院关系,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实施项目11个。共同打造上合组织地学大数据中心,成立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遥感分会、西部绿色发展研究院、陕西省地热协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秦巴分会,举办黄河上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开展自然资源陕西省级卫星应用示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秦巴分会有关工作,多措并举开展务实合作,全力提升技术交流与服务能力。
  二是“地院融合”快速推进。近几年,与市县政府签约实施项目94个,项目内容涉及“十四五”规划编制、地热能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修复、地质文化村建设、卫星遥感监测等多个方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加多元、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校院融合”不断深化。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成立智能地质调查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大学等联合成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秦巴分会,与长安大学联合成立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与西安文理学院联合建设实验分析测试教学研究中心、卫星应用研发中心等;与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为学术研究提供强力支撑,为转型发展强化人才储备。
  四是“企院融合”成果丰硕。加强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陕西粮农集团等单位的合作,联合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富硒农作物产品开发、地质遗迹旅游开发,大踏步加快陕西地调成果向市场化转化的步伐。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也将正式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与地方现实需求为导向,加强融合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高标准推进地质调查成果转移转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始终保持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在高质量发展中续写地质调查事业的时代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