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关爱之光温暖老兵心
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左)看望慰问退役军人
   □ 记者 李彦伶
  “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真为我们这样有困难的退役军人解难题、办实事,把党和人民的关爱送到我们心坎上,让我们感觉很温暖!”12月11日,退伍老兵常虹(化名)感慨地说。
  今年49岁的退伍老兵常虹,退役前在部队从事话务员工作,1990年退役后进入一家企业工作。2013年,由于女儿突发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导致常虹一家生活陷入困境。为了将我省退役军人保障网编得更宽、织得更密、筑得更牢,2019年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省国资委、省慈善协会等部门,成立了以社会资助金为主的陕西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为我省退役军人及其家属给予临时性、应急性的帮扶援助。常虹也因该项目的实施而受益。
  据介绍,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作为省慈善协会一支重要基金,借助省慈善协会平台大、影响好、号召力强、管理规范等优势,在社会化实践中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基金线下、线上筹款已近9000万元,分6批次援助退役军人1454人,金额1995万元,“精准滴灌”式帮扶效应逐渐显现。
  ♥党的关爱让我老有所养
  陈燕如至今仍保留着一张自己参军时的相片,圆圆的脸庞,简单大方的短发,微微上扬的嘴角,胸前挂着渡江战役纪念章等勋章,这记录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今年84岁的陈燕如说,1949年2月,当年只有13岁的她对革命充满向往。如愿穿上军装的陈燕如,带着米袋和行李就登上了前往重庆的列车。列车行驶中遭到“敌特”破坏,几节车厢爆炸,导致陈燕如撞伤左肋,是班长拉着她跳下火车,还被石子划破了膝盖。
  经过简单包扎后,陈燕如随部队继续行军,每天十几公里的行程,早晨小米稀饭,中午小米稠饭,晚上小米干饭,一周只吃一次白馍。每到一处,陈燕如都要开展宣传工作,13岁的年纪,虽身体有些吃不消,但凭着对革命的满腔热情,她暗暗为自己鼓劲。
  15岁那年,陈燕如因病复员回到西安。陈燕如29岁结婚,儿子因病留下后遗症,后来丈夫也因病离世。陈燕如和儿子无依无靠,随后到民政局申请享受了低保,住进了整齐、明亮的廉租房。
  得知陈燕如和儿子都没有劳动能力,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首批援助了陈燕如。接过3万元援助金的陈燕如激动地说:“退役军人事务部就是我的依靠,感谢政府让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关爱基金温暖烈属心
  在母亲文惠贤的眼里,儿子是一个乖巧孝顺的孩子;在战友眼里,他是一个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勇士;在百姓眼里,他是一个舍小我保卫祖国的英雄,他就是王安军烈士。
  在部队,王安军刻苦钻研,每次考核都能取得优异成绩。1985年,部队抽调人员参加边境保卫战,王安军积极报名,他说他还年轻,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1986年5月13日傍晚时分,王安军和战友们一起运送物资,在即将通过封锁区时,不幸腹部中弹,为保障战友安全,他强忍剧痛爬行30米,将物资安全送达。
  作为烈属,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刘村一直将文惠贤列为特别关爱对象。灞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及时为老人申请了省级首批退役军人关爱基金。2019年5月22日,灞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前往老人家中,亲自为老人送上省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生活困难援助金1万元。面对此情此景,文惠贤感动地说:“我的心里暖暖的!”
   ♥雪中送炭般的温暖
  赵东升是汉中市略阳县兴州街道办大坝村人,一个年仅25岁的脱贫攻坚创业代表,一个脱下军装的退役军人。
  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赵东升在武警驻四川某部服役,并因表现优秀多次被评为战斗班业务骨干和标兵,后因父母身体欠佳,他含泪从部队退伍回家。
  回家后的赵东升,又因患有严重的冷水过敏症而无法外出务工。于是,他就利用当地资源在家办起了养殖场,养殖最高峰时产值近3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据统计,每年到赵东升养殖场参与务工的贫困人口达十余人,这些群众不仅在养殖场获得了劳务工资,还逐渐学会了养殖技术,并依托学到的技术摆脱了贫困。
  2018年,汉中市略阳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灾,赵东升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抗洪抢险上,自己的养殖场却因此遭遇了毁灭性破坏。在了解到赵东升的创业情况后,新组建的略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时出手,为赵东升申请了退役军人关爱基金。2019年8月9日,略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赵东升送去了省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就业创业援助金1万元。
  “这笔钱对我来说犹如雪中送炭,让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关爱关心,我将以此为奋斗的动力,引进优质种苗,扩大养殖规模,带领更多乡亲共同发展、共同致富!”赵东升感慨地说。
  省慈善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的设立,对于帮助解决退役军人实际困难,增强现役军人献身国防的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省慈善协会将继续努力,向更多退役军人伸出援助之手,让退役军人感受到慈善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