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让老人真正实现幸福养老
——省政协医卫体委调研老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侧记
□ 记者 张姣姣
  截至去年底,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约702.3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8.2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出“中度”老龄化特征。面对加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我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10月9日至10日,省政协副主席王二虎带领省政协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部分委员和专家,就“老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在铜川、西安开展专题调研。
   医养结合解决养老难题
  5年前,86岁的老年大学书法班班长陈友道因身体健康问题住进了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金华老年公寓,通过医养结合的服务,他的身心健康逐步得到好转。金华老年公寓大楼分为养老、医疗、康复三区,房间分为夫妻间、标准两人间、舒缓居室,实施养老、康复、诊疗、护理一站式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楼就能享受到医养结合的优质服务。
  “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金华老年公寓是铜川市首家将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金华老年公寓院长刘峰介绍,近年来,公寓抓住国家医养结合有利时机,总结20年养老经验,创新形成“3+3+N(8)”机构养老和“6+6+N(6)”居家养老铜川“蝴蝶模式”,自2015年至今,已让5万余名老人受益。
  “每位老人住进养老院之前都会按照自理、半自理、需全护理及特殊护理进行评估,根据老人情况制定照料方案。”刘峰说,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被安排住进中医康复区,自理老人在养老养生区,患有严重疾病的老人则在医疗区。
  金华老年公寓里每位老人的床头上都安装有氧气接口、24小时呼叫等装置,当老人病情变化或发生突发急症重症后,3—5分钟内就可迅速转入四楼重症监护室,或直接在原床位实施紧急救援措施。由专家查房提供治疗方案,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养老护理区康复,实现急救、康复、养老运行无缝对接。
  此外,金华老年公寓率先成立铜川首家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科,为临终患者和老人提供生活指导、控制疼痛、指导用药等服务。
  老年助餐打造幸福养老
  “早餐3元、午餐7元、晚餐3元,13元就可以解决一日三餐。”在西安市新城区新园社区“饭大爷”老年助餐点,厨房环境整洁、配套齐全,墙上公示着各种证照、规章制度以及米面油等原材料的来源。正在就餐的王大爷笑呵呵地说:“饭菜每天都变着花样,比自己在家里做饭还要实惠呢。”
  “饭大爷”老年助餐点是西安新城区韩森寨街道创新推出的老年助餐新品牌,主要为辖区高龄、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提供助餐服务,不断提升为老年人服务的水平。65周岁以上的老人可通过办卡在“饭大爷”餐厅就餐。此外,中心厨房还针对困境老人提供送餐到家服务。
  为了让老人吃得舒心、吃得放心,韩森寨街道加大对老年助餐点的监管,定期检查食品安全,要求老年助餐点备餐间干净整洁,生熟食材分开储存,杜绝交叉污染。
  “饭大爷”老年助餐品牌是新城区首创的老年助餐服务品牌,是新城区民政局重点支持打造的重要民生品牌项目,通过“政府引导+社区承接+社会参与”的模式,引入专业服务组织,力求满足老年群体用餐需求。截至目前,新城区已建设7个助餐点,办卡2591张,服务数万人次,“饭大爷”老年助餐点让老人吃上了“方便饭”,也让越来越多的老人感受到了温暖。
  把脉开方促进高质量发展
  “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居家社区养老、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短板明显,养老机构存在‘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并存的现象”“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缓慢,处于有效需求和有序供给两不旺的尴尬境地”“养老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着职业认同度低、社会地位低、薪酬待遇低、劳动强度高的情况,专业人员严重稀缺,素质参差不齐”……调研组发现,近年来,我省老龄社会服务保障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与群众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调研组建议,要增设养老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投入,确保各级财政安排足够资金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要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从政策、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护理员培训工作一定支持,积极健全和完善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机制,让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使养老服务成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居民就业的朝阳行业。
  此外,调研组还建议,要引导公益社会组织和慈善人士积极投身养老事业,形成养老服务良性循环格局,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充分满足城乡各类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不断完善老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助推我省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