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全面补齐短板夯实发展后劲
  □ 记者 唐冰
  一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桶板,经济社会发展亦是如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补齐短板,才能有效增加容量,夯实发展后劲。
  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副省长梁桂在作专题报告时指出,我省经济社会还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平衡和创新引领不充分、对外开放不充分、市场环境和主体培育不充分等问题。与会委员们认为,“三个不平衡”“三个不充分”客观指出了陕西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提供了切入点。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国‘一盘棋’。但目前来看,陕西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政事务改革等方面落实得并不是很好。”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认为,要在认清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正视改革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李冬玉指出,2019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分别排在全国第19位和第23位,“收入增量”应在“十四五”规划中得到体现和落实。
  “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直接影响就业、收入、消费和生活等环节,应更多关注国计民生中的小产业,通过科技等手段,把陕西资源和产业基础结合起来去谋发展,让百姓的口袋早日鼓起来。”李冬玉说,“要努力使每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都包含更多科技含量、收入增量和生态环境质量。”
  省政协常委、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公正认为,要提高农村人均收入,仅仅依靠农业生产是不可行的,要在宅基地市场化方面作出探索,通过文化挖掘等方式,在拉动内需上有所作为,真正发挥出内循环的动力。
  “新基建”、新业态等新事物的出现,为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了更多活力。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白宜勤认为,在新一轮发展中,仍需关注地区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我省众多科研院所现在有多少科技成果可以转化?煤怎么转化成电运送到别的省份?哪些产业还能继续打开缺口?我们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还要在‘十四五’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白宜勤认为,我省目前发展短板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和农业农村发展三个方面。“比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有具体的内容和目标,突出科技、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尤其是要编制好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并落实到具体项目中。”
  “数据来看,由于能源收入占GDP比重较高,我省财政收入和福建相差不多,但人均收入却有明显差距。”省政协常委、省通信管理局局长高彩玲认为,陕西要发展成为发达省份,“省强”和“民富”缺一不可。收入过低难以吸引人才,就好比开放不足的结果是外向型企业发展缓慢,说到根子上就是营商环境问题。“要打破固有观念和做法,以新姿态改变大家对陕西的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财经大学校长方明指出,“十四五”规划不应只盯着未来五年,而应将发展的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尤其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要保住陕西“科教大省”的牌子,实现下一个百年的创新发展,必须依靠强大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不能总是吃老本。“规划好不好最终要体现在具体落实上。建议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对‘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作以总结并体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