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九旬老人30年坚持雕刻“竹楼”
马峰林在介绍竹雕工艺   □魏丹丹文/图
  “五个兽头分别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兽头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一块木头,刻刀翻转间变成了栩栩如生的鸟兽。5月14日,在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办韦兆村,今年90岁的马峰林一边往即将完工的竹雕岳阳楼屋顶脊梁上安兽头,一边介绍着竹雕工艺。
  “我会一直把竹雕工艺做下去。”马峰林虽已是鲐背之年,但依旧精神矍铄,腿脚灵便,眼不花耳不聋,这得益于他30多年来痴迷于竹雕。“心里有热爱的东西,就不会老。”他说。
  马峰林是一位木匠,痴迷中国古建筑30余年。一梁一柱、一门一窗,他沉醉在飞檐斗拱的世界,钟楼、鼓楼、大雁塔、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多座名楼都被他一一“还原”,至今都放不下手中的刻刀。
  “搞这个竹雕,心要静得下来,要坐得住,此外多少还得有点绘画基础。”马峰林从小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竹雕、木工等手艺,年轻时村里谁家要结婚娶媳妇,都会请他去打制几件家具。
  1992年,62岁的马峰林还在西安一家木器厂工作,下班后很喜欢去城墙脚下溜达。看着厚重的城墙,他萌生了用竹雕工艺展现传统建筑的想法,自此便开始了漫长的竹雕制作之路。
  马峰林首先想到的是西安钟楼,但是没有图纸,怎么做呢?
  他第一次买票走上了钟楼,凭借多年的木工经验,观看了一整天,用脚步丈量并记下钟楼每一层长廊、回廊的大致宽窄以及柱子的高度。
  “光记着这些数据还不行,门窗的花雕也要还原。”那时马峰林还没有手机,只能先在图纸上画出来。第二年春节,邻村送来了一幅挂历,上面画的有钟楼夜景,这可解了马峰林的燃眉之急,他对照图片绘制出了钟楼的正视、俯视和侧视图。
  有了初步的图纸,接下来就要对竹子进行筛选。“买回的竹子要先在锅里煮一煮,目的是除虫,增加竹子的柔韧度。”马峰林说,完成一座“竹楼”,要进行制图、选料、斟竹、凿卯、夹制、雕刻、组装等多道程序,还夹杂着锯、削、雕、拨等手法的运用。“制作竹雕时我全身心投入,什么烦恼都忘了,倒收获了不少乐趣!”
  “父亲特别钟爱古建筑,经常在房间里一待就是一整天,饭给端到跟前都顾不上吃,整宿不休息,一门心思儿只想着把钟楼竹雕做出来。”儿子马晓军不忍心看着父亲如此劳累,就开始学着帮父亲做“钟楼”。
  父子俩呕心沥血,终于在1995年完成了竹雕“钟楼”作品。这件作品仅未经加工的竹子就用了一万多根,结构完全靠传统的榫卯连接,自然古朴的竹雕“钟楼”还在首届民间艺术展中获佳绩。
  “钟楼底下看‘钟楼’,很有意思吧。”马峰林把作品拿到钟楼展示,引来了不少游客围观。
  “一件作品,快的话一年就能完成,工艺稍微复杂的则需要三四年。”目前,马峰林正在制作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我想把它们都做出来。”老人说。
  30多年来,马峰林在20多平方米的房间埋头制作竹雕,一个个“竹楼”精巧至极,间架、回廊、屋顶都与原建筑神似,就连斗拱、风铃等细节也一样不缺。“别看里面的窗子那么小,都是可以打开的。”马峰林指着竹雕“滕王阁”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