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视域·声音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很快步入深度老龄化,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养老服务产业成为新的商业竞争跑马场。企查查专业版数据显示——
  2010年到2019年十年间,养老服务企业数量由原来的13644家增长至182129家,翻了12番。2014年之前企业新增数量较少,增长速率不甚明显;2014年之后,企业数量新增速率呈稳定上升趋势,平均同比增长25.6%。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后,养老服务业企业吊销、注销数量也逐渐上升,平均同比增长109%。截至今年4月21日,全国养老服务领域相关企业共有205045家,其中,在业、存续企业173469家,吊销、注销企业20982家。就企业在各地区分布数量来看,江苏省、广东省和山东省稳居前三名,企业数量均在15000家以上。
  以“后疫情时代的养老产业发展趋势与走向”为主题,近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召开在线专家研讨会,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在研讨会上表示——
  老龄社会和长寿社会的趋势不会因为新冠疫情而改变。未来老龄产业会有怎样的变化?首先,是老龄金融问题。从金融角度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最主要的是筹资和投资的问题。第二个趋势是老龄健康。中医产业该如何发展?中医产业的国际化态势如何把握?第三是老龄制造业。不做老龄制造业,我们只能陪着老人笑。然后是老龄服务,除了失能老人医养结合服务必须加强之外,更重要的问题是健康管理。第五是老龄宜居产业。“旧改”其中一个重要导向就是面向老龄社会的需要进行改造,今后在城市化和再城市化过程中是一个大产业。另外,还要关注老龄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老年学研究所孙鹃娟教授近日撰文指出——
  面对人口老龄化,各个体系都在积极回应老龄社会的各种需求、问题和机遇。但“未富先老、未备先老、边富边老”的事实,使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种观念准备、人才准备、制度准备、资源准备、管理运行准备等环节还不充分,而且由于更具全局性、前瞻性的制度设计不足,各体系和资源之间并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在前所未有的老年人口数量和增速事实面前,物质经济资源固然是有限甚至匮乏的,但追根溯源,还在于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需的能力方面远不能满足老龄社会的需要。整个社会对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的认知也需要提升,甚至要先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