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中核华辰:赓续改革基因 赋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中核华辰深入贯彻落实中核集团党组和中国核建党委决策部署,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扎实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落实落地。2023年营业收入实现百亿级突破,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营收目标,荣获中核集团改革三年行动先进个人、改革盈实奖。今年6月,公司入选中核集团改革示范企业培育库。
  坚定不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治理之变
  健全完善企业治理制度体系。中核华辰将改革成果纳入公司章程,改革要求进一步制度化,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使改革成为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公司章程》为纲,以全周期、全过程、全闭环管理为理念,以《党委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经理层议事规则》等治理主体工作规则为框架,以决策运行制度机制为支撑,搭建“1+2+6+N”公司治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
  推动各治理主体各尽其责、共同发力。坚持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制定党委前置研究清单,明确党委聚焦“四个是否”对四个方面86个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进行前置研究讨论,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嵌入重大事项决策清单,党委与董事会之间的权责边界更加清晰、决策程序更加规范。坚持协同治理,由董事会办公室牵头开展法人治理工作,财务部门对接投资人,落实股东权益,法务部把关议案及各类程序和文档合法合规性,各业务部门各司其职,切实形成保障公司合法合规经营的“铁三角”,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坚持管理与治理相结合,为控股与参股、专业与项目等不同公司类型量身制定不同章程指导模板,分类推进各子企业党建入章程,并实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
  坚定不移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实现活力之变
  牢牢牵住新型经营主体责任制“牛鼻子”。配套制度建设“集成+贯通”,形成“1个方案+‘2书1协议’+N项配套”的制度体系,制定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方案,设置“2书1协议”契约模板,配套修订考评办法、薪酬管理办法等制度,固化了改革重点要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覆盖+穿透”,中核华辰在本级部门负责人实施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打通两级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桥梁。指标与考评“差异+刚性”,实施党建与生产经营联乘,按照“利润定薪、精准激励”的原则差异化设置契约指标,鼓励经理层挑战行业最优和历史最优。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EVA等主要指标年均复合增长35%。
  切实推动“三能”机制落地见效。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开展年轻干部公开竞聘、一般管理人员竞争性晋升,将常规的“选马”改为“赛马”机制;开展产业工人技能等级认定,进一步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实现员工能进能出,实施《梧桐树工程》《辰星计划》,引进5名专家级人才,其中博士学历2名,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人才资源;深化考核结果应用,对2023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215名干部,给予解除劳动合同18人、降职13人、调整岗位10人、下调岗位工资94人,提醒谈话80人。优化分配体系,实现收入能增能减,推进以利润为核心的增量激励机制,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激励体系。
  建立“重奖、保障、津贴”等多重激励体系。建立健全突出贡献奖机制,对承担重大工程保障、市场开拓、科技创优、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或突出业绩的团队设置专项奖励,2023年度共奖励百万元,其中团队最高奖励25万元,营造注重实绩、追求卓越、团结奋进、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氛围。有效解决员工关切的基础性需求,以津贴精准激励高端人才、创新人才、特殊岗位,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生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开展项目模拟股份制和超额利润分享机制,进一步激励员工创效热情,实施模拟股份制项目均超过预期利润,其中某试点项目实际利润率超过预期6.47个百分点;实施超额利润分享机制的子公司中核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实现超额利润1000多万元。
   坚定不移推进业务优化和结构调整实现布局之变
  围绕市场营销体系优化调整。中核集团(陕晋)市场开发部将中核华辰作为依托单位,代表中核集团与各级政府、部门对接、联络,同时承担区域市场分析、市场开发、产业推广、协调服务等职能。中核华辰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进一步优化营销体系,制定《市场营销三级体系优化方案》等制度,在分公司设置市场开发部、新增市场开发副总经理,构建三级市场开发体系,围绕中核集团区域布局,全面实施“一核、二重、三新”的市场开发战略,2023年中标合同额同比增长23%。实施“总部管总、区域管战、项目管建”策略,优化自上而下的管理权责和流程,打造精干高效的总部平台、做大做强的区域公司、做一成一的项目,助力市场开发。
  围绕业务布局优化调整。纵向从施工端到全产业链端,并购水立方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规划、设计、监理等多个不同类型互补的资质,实现从单一的施工承包模式向EPC、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等模式转变。横向优化业务布局,通过改革调整中核建材有限公司,拓展了混凝土业务,巩固了核工程领域的优势地位。主动拥抱市场变革,优化组织机构,成立核电与系统工程事业部,抢抓核能行业黄金期市场机遇;组建华南分公司,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市场。
  围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优化调整。不断激发创新潜能,加大关键技术领域的攻关力度,优化完善考核、激励和研发投入机制。深化开展产学研合作,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核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创新联合研究中心”,与陕西省自动化学会成立“建筑机器人协同创新服务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机械化、数字化、智慧化改进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中核华辰与中核西仪科创中心、同方丝路院共同研制的RT无损检测拍照机器人于2023年11月首次亮相深圳核博会。开展重点项目、关键领域“少人化”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生产效率,研发钢筋智能下料数字化技术,并在项目完成试点,该技术具备智能出图、一键下料功能,理论测算年产能实现6万吨/年,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断料、套丝加工效率200T/8小时。
   三项制度改革催生中核华辰发展新动能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生产经营融合更加紧密。中核华辰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认真贯彻“两个一以贯之”总要求,将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构建了“1+5+N”党建品牌矩阵,形成了“揭榜挂帅”党建聚力攻坚行动等多个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优秀案例。相关案例获评中国企业文化协会“党建强企优秀实践创新案例”特等奖、文化强企优秀实践创新案例一等奖。
  治理机制制衡协调,主体权责清晰合理。出资人职责进一步理顺,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更加清晰、顺畅,实现了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决策。公司治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全,管控理念、战略意图、组织设想、部门职责与制度体系深度融合。公司荣获中国核建“优秀董事会”称号。
  经营机制灵活有效,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打造了“利润定薪、系数联乘、党政同酬”的绩效管理体系,从机制上破解“两张皮”难题,推动了党建与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正向关联;自2014年以来,经历了三次搬迁,业务布局从南到北,遍及近30个省区市。实现了人员从10余人增加到3800余人、营业收入从0亿元到百亿级的突破,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营收目标,位列陕西省百强企业第57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得到认可。项目模拟股份制历经试点、推广,《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项目模拟股份制构建与实施》荣获第十九届军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深化改革走深走实,多项改革硕果累累。中核华辰改革相关成就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公开报道。公司荣获中核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先进个人荣誉、中国核建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2020年以来人均薪酬持续正增长,其中2023年度增长10.9%,改革工作得到员工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