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报道组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连日来,我省政协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表示,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和实干家,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将把全会精神贯彻到社区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实际需求,扎实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街道融创宸院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婧菁说。
结合全会提出的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求,延安市宝塔区政协委员、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马刘楠说,要进一步发挥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区域引领作用,动员区域内广大社工、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和志愿者紧抓机遇,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需求出发,扎实推进“小而美”“惠而实”的公共民生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助力构建基层治理“大协同”格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何得桂表示,要站稳人民立场,更加注重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准基层改革创新工作的突破点,敏锐感知社情民意,积极回应民生诉求,特别是要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汇聚最大社会治理合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健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有之义。”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党变玲表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就是要学好用活改革创新法宝,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以临床为导向的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努力破解卫生健康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以医学科技的创新成果服务临床,以教育教学的守正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大医大义的责任感勇担健康中国建设使命,将个人的绵薄之力、团队的创新合力、行业的蓬勃之力汇聚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奋进征程中。
榆林市横山区政协委员、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白正忠表示,要把全会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立足行业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医院临床技术和服务水平,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助推医疗事业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后,榆林市米脂县杜家石沟镇高渠村妇联主席白娅娅表示,期待出台更多促进家庭和谐、倡导良好家风家教的具体措施,为妇女儿童营造更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西安公交集团第二分公司驾驶员蒋一博说,作为新时代的公交人,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自身本职工作,更好服务广大市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商洛市商州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福龙表示,要深学细悟全会精神,自觉扛起肩负责任,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融投建管运”一体化推进,用好用足用活改革政策,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围绕民宿观光休闲、精品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农业产业等重点建设项目,以改革催生活力、以创新激发动力,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践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