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苏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应在履职过程中努力做到“四个有机统一”,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充分彰显中国式民主的独特优势。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协商民主有机统一,筑牢思想政治基础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有序推进。作为政协组织,既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各环节,扛起政治使命,又要构建协商平台矩阵,彰显“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的独特优势。当前,就是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专题培训、委员读书、重点宣讲等形式,引导政协委员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坚持”,不断增进“四个认同”,筑牢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同时,坚决拥护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严格执行党对政协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把人民政协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的特质和优势真正体现出来。
二、坚持协商议政和中心任务有机统一,聚焦一线服务大局
政协协商不决策、监督不强制、参政不行政,但政协却处于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商议政如果脱离中心任务、一线工作,就如同无源之水,会脱离实际。政协工作必须树立“跟进助推”理念,“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在哪里,方向就指向哪里”,结合群众急需、发展必须、政协所能,紧盯中心任务,选择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务实开展协商议政,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发挥政协协商优势和机构制度效能。近年来,渭南市政协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秦岭北麓和桥山生态治理修复、垃圾分类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等深入进行调研,组织相关提案110余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84条;针对社会诚信建设、深化家居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开展专题协商17次,务实建言156条;组织委员参与立法协商300余人次等,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人民政协协商议政和中心任务有机统一、聚焦一线服务大局的温度、力度和深度。
三、坚持上接天线和下接地气有机统一,助力解决民生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目的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其中的关键就是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所以,人民政协不仅要向上掌握各级决策部署,也要向下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让群众感到“政协就在身边、委员就是亲人”。近年来,渭南市政协深入推进“让政协走进群众、群众走进政协”活动,组织以“人民群众身边的事情做起”为主题的“委员活动日”,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围绕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开展微协商、微建议,并探索电视议政、网络协商,开通市政协官方微信、渭南政协APP等形式,动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委员捕捉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多渠道全方位反映心声、汇聚意愿。曾先后结合办理停车难停车乱等18件提案,协商出台《渭南市市区停车场管理办法》,增建停车场、增设停车位,使中心城区停车问题有效缓解;市教育局办理防治校园欺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双减”政策等76件提案,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建立文明礼仪制度,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礼活动,组织“5+2”课后服务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同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不学习就不调研、方案不周密不调研、不调研就不协商、调研不深入不协商”为原则,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社会劳动力就业创业等主题,深入镇街、社区、群众收集“第一手资料”,努力把情况摸深摸透摸准,确保提出的对策建议有见地、有价值、可实施,群众能听见、能看到、能受益。
四、坚持专门协商和委员博学有机统一,强基固本提质增效
专门协商要见水平,关键是委员专业博学,“会提意见、提好意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中省政协委员几乎都由专家、教授、学者、高管等构成,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有一定高度,协商议政能够言之凿凿,有的放矢。而市县政协委员大多来自基层,受工作岗位及性质所限,协商议政整体能力和中省政协委员相比,客观上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提高专门协商的质量和水平,必须促进委员履职提质增效。一是加强委员学习培训,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以“常委会专题讲座”“委员讲堂”“机关讲堂”为主要载体,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健全委员履职档案、专委会述职报告制度,严格履职考核,并作为委员继续提名的重要依据,促进管理更加规范,有效激发履职热情和动力。三是强化委员服务管理,建立“市政协领导联系常委、各专委会联系委员和委员工作室、委员和委员工作室联系群众”制度。换届以来,渭南市政协根据新时代工作任务要求,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专门出台《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和委员工作室办法》,强化专委会的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功能,并创建“专委会+委员工作室+特色”模式,打造“委员工作室”“渭事微协商”品牌,累计组织活动270余场,参加委员1100余人,专门协商和委员博学有机统一,很好地实现了履职平台对基层和委员的“两个覆盖”,有效解决了一些委员“只挂名、不参政”的问题。
[作者系渭南市五届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