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姚卫东:发挥信托优势,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 记者 唐冰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不论是应对当前风险挑战,还是积蓄持久动能,都需要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个关键。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政协委员、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卫东表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发展实体、促进实体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金融命题”。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板块,信托连接着产业、货币、资本三大市场,具备独特的制度优势。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信托行业要应势转型、重塑再造,全力助推全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促进金融、产业、科技良性循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姚卫东介绍,近年来,陕国投持续加大涉及国计民生和地方发展的实体经济在建项目以及补短板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2022年,公司新增省内投融资规模403.57亿元,从省外募集资金54亿元支持省内经济建设;通过贷款、产业基金、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等形式支持秦创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港务区中欧班列、咸阳彩虹光电等省内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融资需求,加强与省内军民融合、航天航空、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基金的对接。
  姚卫东建议,要发挥信托优势,深化服务信托模式,在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找准业务切入点与应用空间,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多层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重点聚焦老龄化趋势、消费升级迭代背景居民在子女教育、养老保障、医疗服务、财产分配与保值增值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积极发挥信托在风险隔离、财富传承等方面的制度优势,打造定制化、专业化的信托产品,让信托服务走入更多家庭。主动投身公益慈善事业,通过慈善信托等创新方式积极助力共同富裕目标,致力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目前,陕国投已经实施多项具体举措,持续加大涉及国计民生和地方发展的实体经济在建项目以及补短板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姚卫东表示,将继续全面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发挥信托本源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