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11月06日 星期四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为创新驱动发展凝心聚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省政协委员中引起热烈反响

□ 本报报道组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连日来,我省政协委员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表示要把助力科技创新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向,为陕西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阶段凝心聚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省政协常委、陕西经济联合会会长刘迎军结合陕西实际建议,在需求侧,要聚焦能源化工等领域短板,加大对“卡脖子”技术和进口替代产品全链条支持力度;在供给侧,依托创新平台建立“沿途下蛋”机制,推动关键技术转化;在生态侧,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建设西安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坚持“基础攻坚+交叉突破”学科双轮驱动路径,调整优化学科设置,并依托“链主”企业,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平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全会提出的‘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直击行业痛点。当前,智能装备、低空经济、空间信息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亟须依托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突破。要像推动智能感知装备与空间信息成果服务数字经济那样,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陈军表示,将认真履行委员职责,为完善政产学研协同机制、优化创新生态积极建言献策。

“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从来不是科研人员的‘单打独斗’,高效协同、充满活力的科研服务生态不可或缺。”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募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刚表示,将积极担当区域创新生态的“构建者”和“推动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科研活动中的数字化痛点与堵点,打造更智能、更便捷的科研工具与平台,为原始创新架设“数字桥梁”。同时,聚焦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围绕“十五五”时期建筑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主题,省政协委员、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卫东表示,建筑行业央企应加大科研投入,聚焦行业面临的现实技术难题,着力攻关突破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推进行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推动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深度融合,建强科技人才队伍,畅通人才引进和培养渠道,以科技创新激发产业活力。

“科技创新与技术突破是企业突破内卷、开拓市场、实现盈利的关键。如何借助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新旧动能转化、促进产业升级与产学研结合,值得深入探索。”省政协委员、西安君融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远表示,要全面落实全会精神,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攻关关键核心与前沿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坚定信心助力将发展蓝图变为现实。

“近年来,陕西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落地,制造业、农业、服务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化生产、精准化种养等新模式涌现,电子信息制造、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持续壮大,既完善了数字产业生态,又通过智慧应用惠及群众,激发了消费与发展潜力。”面对高端数字人才短缺、中小企业转型困难、数据安全防护迫切等问题,省政协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副会长赖百炼建议,聚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数字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完善人才供给体系;通过政策支持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健全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筑牢安全屏障。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