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洋 整理
【新闻回放】购买潮玩盲盒、好运绿植,给自己带来好心情;挑选心仪的“谷子”和“手办”,让动漫角色陪伴左右;把富有文化特色的新潮文创产品作为送给朋友的礼物……近年来,围绕“情绪价值”的商品服务应运而生,孕育出巨大的消费市场。
网友观点: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情绪消费”将消费者的情感与产品、服务联系起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情感需求。因此,在拓展消费新业态的同时,监管更要及时跟上消费新趋势,实现行业可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网友观点:商家要认识到,在新的消费场景里抓住消费机遇、激发消费潜能的前提是遵守规则、尊重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情绪消费”行业健康发展。
网友观点:情绪价值的服务应有更高更明确要求,个性化服务不仅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契合消费者心理需求和个人情况的建议,还应保护消费者隐私,这都迫切需要行业门槛划分清晰,产品价值具备一定的专业性。
【新闻回放】今年春节,预制菜走上了年夜饭的餐桌,“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成了多个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数据显示,今年预制菜销售额已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网友观点:市场监管主体应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预制菜品牌培育。同时,应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网友观点: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促进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交流合作,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在调味、口感、保鲜上多下功夫,提升气调保鲜、品质调控、新型包装材料等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水平,加快先进生产工艺装备应用,不断提高预制菜质量,让消费者吃到口味更多样、安全健康更有保障的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