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彦伶
灯火阑珊烛影深,长安夜景醉迷人。作为十三朝古都,独具特色的历史魅力让西安发展夜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近年来,西安夜游经济格局不断扩大、产品日益丰富、业态不断创新,“夜长安”成为西安旅游一张兼具内涵与影响的“金名片”。
夜幕降临,游人如织。2月19日晚,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两侧,文创小店摆满了唐妞、秦腔脸谱等特色文创商品,游客不时打卡拍照。西安大慈恩寺红墙在光影的照耀下古韵十足,不少游客身着汉服摆出俏皮姿势。
带儿子来西安过年的厦门游客游建萍说:“唐风建筑与绚丽灯光完美交融,这一刻值得留住。”
2020年伊始,西安持续推出“长安夜·我的夜”西安夜游嘉年华系列活动,当年夜游经济影响力排名全国第六。《西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创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中,围绕引领夜间消费新风尚,西安市提出依托商圈、景区、街区特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5个“20”,提升西安夜经济的繁荣度和活跃度。
餐饮消费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东新街夜市久负盛名,承载着老西安的记忆,深受市民游客喜爱。夜幕临近,老字号、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正在品尝手工酸奶的太原游客冯倩倩告诉记者:“西安夜文化十分丰富,妆造、旅拍、品美食,满满的人间烟火气,不虚此行!”
记者从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西安市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发展夜游经济进行规划引领和安排部署,不断强化西安夜游产品供给,通过推出以大唐不夜城、西安城墙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及环城墙夜游观光廊为代表的夜游,以《长恨歌》《梦长安》《大唐追梦》等为代表的夜演,以及灯光夜秀、夜购,夜宴、夜跑等产品,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产品多元、特色鲜明的西安夜游经济体系。
“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西安应多维并进,构建具有文化特色的夜游经济生态圈,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与财政研究所所长、教授侯晓辉建议,应打造全天候夜间消费体系,促进跨界融合消费生态重构,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化保障机制,促进西安夜游经济消费高质量升级。
侯晓辉建议,应整合“一城三带”核心资源,不断创新“沉浸式剧本游”“夜间文化创意盲盒”等参与性项目,打造“汉唐文博消费圈”完整体验链,对冲季节性天气变化影响,延长夜间文化场景停留时间。在特色街区植入非遗工坊、寻古探幽等业态,通过提炼传统文化的长安元素,营造历史文化情境,推动常规消费产品与创意消费增值服务结合转化。
“西安夜游经济已经从单纯的‘亮化’阶段升级为‘活化’阶段,打造了城墙灯展、大唐不夜城等知名夜游品牌,培育了夜间观光、文化休闲等多元业态,形成了完整的夜游经济产业链。”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说。
张燕建议,应不断丰富夜游产品供给,优化夜游配套服务,加强夜游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关注,不断推动智慧夜游建设,为游客提供全新的夜游视角,促进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