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袁京连: “建议被采纳落实是委员最好的荣誉” 2025年02月21日  白瑶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袁京连

□ 记者 白瑶

日前,微信正式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引发网友热议。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长安华科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京连看到这则新闻很振奋,因为今年全国两会她正准备提交这方面的提案。

“当前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无疑是最热门的赛道,这一合作不仅为微信用户带来了全新的AI搜索体验,更预示着AI技术在社交生态中的深度落地。可以说,人工智能正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袁京连说起准备提交关于人工智能提案的缘由。

履职全国政协委员以来,袁京连提交的提案全部被立案,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她精心选题、深入思考、扎实调研换来的建言“含金量”。

2022年,ChatGPT引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席卷全球,推动科技革新,重塑商业生态。近些年,各类人工智能产品在我国迅速普及,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伴生出的一系列涉及社会、伦理、安全和法律等问题。

“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当前全社会最关注的热点,所以我把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作为今年的提案选题。”她说。

确定提案选题方向,袁京连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业内专家。她注意到,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人工智能总体发展规划,相关法律条文亟待健全完善。

“人工智能市场前景广阔,我认为,一方面要积极规划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厘清人工智能的边界,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袁京连认为,应制定国家《“十五五”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出台《人工智能促进指导办法》,适时制定《人工智能法》,对人工智能领域涉及的法律问题作出全面规定。

除聚焦人工智能发展提案外,今年全国两会,她还打算就加快文物科技创新、推动数据资产单独入表提出提案建议。

2024年8月,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带着“推动文物科技创新”议题在陕西开展视察,袁京连随团深入西安、宝鸡、韩城等地文博单位、科研院所、文物保护单位调研,了解到陕西考古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应用、文物保护技术、文物资源管理与风险防控、文物传承利用与场景创新等方面发展情况。

“这次调研对我启发很大,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萌生了围绕文物科技创新提交提案的想法。”袁京连说。

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情况、找准问题,袁京连随后还去了商洛、榆林和四川一些地方调研,多次补充完善建言内容,历时近半年打磨出这件提案。

“提起考古工作,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还是‘手铲释天书’,这种传统方式稍不留意就会对文物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加入科技元素,不仅会带来全新的考古挖掘工作局面,还有利于文物保护、文物价值阐释和展示传播等。”在她看来,文物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为此应将文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纳入“十五五”规划,积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在文博领域融合及一体化发展。陕西应列为文物科技创新先行区,重点布局文物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推动文物科技创新深度开展国际交流互鉴。

从2002年担任西安市政协委员,再到履职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在政协履职平台上,袁京连已是名副其实的“政协老兵”。多年丰富履职经历,让袁京连一直对提交高质量提案职责如一、标准不降。

2006年,时任西安市政协委员的她提交了关于推动西安发展循环经济的提案,如今,循环经济已成为西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催生增长动能的重要途径。

2019年,时任省政协委员的袁京连建议,对部分国家公民过境实施144小时免签政策,同年12月西安航空口岸推出免签新政,西安由此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实施这项政策的城市。

2023年全国两会,袁京连提交了高质量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提案,助力《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和陕西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施方案的出台……

“提案建议被采纳落实,这是委员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荣誉。”袁京连说。

说起提案工作心得,袁京连快人快语:“委员在准备提案选题时,要选择与国家当下最关注的、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百姓最关心的事,在调研中要注重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发现最直接的问题,这样才能形成最具价值的建议。”

对于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她满怀期待:“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我会特别关注国家的重点工作部署,也想听听来自不同领域的政协委员对人工智能、文物科技创新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切实履好职尽好责,更好地为国家、为陕西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