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当好群众“代言人” 贡献发展“金点子” ——来自汉中市政协委员的建言之声 2025年02月18日  冯倩楠;康斌;谢昊天

□ 记者 谢昊天 康斌 冯倩楠

怀揣民意献良策,履职尽责促发展。2月17日,汉中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开幕,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们齐聚一堂,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推动汉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医因为简、便、廉、验的特点,费用相对较低,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全市中医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并进。”市政协委员邓厚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认为当前医保政策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结合不够紧密的瓶颈问题依然突出。

如何实现患者负担能减轻、医保基金可承受、中医药优势发挥的目标?邓厚利建议,实行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的中医DIP模式,合理扩大中医药服务项目、报销范围,适当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报销比例,积极推进中医优势病种的单病种付费制度,降低基层中医医疗卫生机构病种付费价格,同时,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支持范围,将更多符合条件,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安宁疗护中心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汉中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两汉三国文化、秦巴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多元文化基因,需要有更完善的综合化平台和载体来传承弘扬。市政协委员刘兴聪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乡土文化存在载体分散、非遗传承断层、文化服务供需错位等问题,亟需建设综合性文化展示平台。

刘兴聪建议,通过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群众基础的乡土文化馆,对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打造陕南地区首个数字化乡土文化基因库,建立非遗活态传承、乡土教育实践、文创研发、乡村人才培训矩阵,设置“乡村记忆角”,征集老物件、老照片、方言音频,采用沉浸式场景还原技术,构建代际文化传承场景,让“60后”找回乡愁、“90后”读懂传统、“00后”体验民俗,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走向繁荣。

根据《汉中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细则》第十四条规定:“供水、供电未实行抄表到户的,总表与分表之间的正常损耗,计入物业服务成本,并由物业服务人承担物业服务区域内公共管线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更新等责任,不得在物业服务费之外单独收取相关费用。”

市政协委员魏丙杰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汉中市各县区物业小区的居民生活用电基本全部实现抄表到户,但居民生活用水尤其是高层居民生活用水远未实现抄表到户,而未抄表到户的小区给物业服务企业带来了管理难、沟通协调困难等困扰。

为规范城镇供水价格管理,保障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魏丙杰建议,尽快将汉中市城镇居民生活供水实行抄表到户,由供水主体单位与用水户直接对接并承担相应管理及服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有条件地引进终端供水智能预警管理系统,推广并实施智慧用水服务管理,及时发现用水中跑、冒、滴、漏等异常现象,减少水资源浪费。

古法养蜂技艺是我国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养蜂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古法养蜂技艺面临着被遗忘和失传的风险。

如何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市政协委员刘天普作为一名从事养蜂行业的企业家,同时也是陕西省非遗古法养蜂技艺传承人,他建议,可以加强古法养蜂技艺与非遗培训、现代农业、周边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线上宣传营销、打造特色品牌、开发旅游项目等方式,提高汉中市古法养蜂技艺和土蜂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汉中市作为我省西南部的重要城市,地处秦巴山区,是连接西北与西南、华中地区的重要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市政协委员何耘建议,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汉中市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应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化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合作,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联动发展,推动陕甘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积极打造战略腹地重要节点城市,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民生关切,共谋发展大计。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与会委员纷纷表示,将不负人民重托,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当好群众的“代言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