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韩璋 通讯员 杨敏 记者 樊星
2024年,韩城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助力韩城“小城逆袭”的生动实践中彰显了政协之为、贡献了政协之力。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
党的全面领导实现新加强
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持与党委、政府共同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定期向市委报告政协工作,落实市委交办任务2项。召开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出台《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工作办法》等制度,激发了4个功能型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中共党员委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党组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开展思想交流,持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集中学习24次,围绕六大纪律组织专题研讨6次、警示教育3次,开展“党课双讲”6次,整改突出问题5个,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中增强了政治定力、纪律定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取得新成效
全会协商为服务中心大局赋能。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认真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围绕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百姓期盼,以小组讨论、大会发言等形式深度协商,形成提案213件,在社会各界凝聚起“仰望星空 笃行实干”的奋进动能。专题协商为推进重点任务增效。围绕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韩城段)建设,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2次。以“三医”联动、推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开展4次专题协商,形成了凝聚委员智慧的“好建议”,成为全市重点工作持续推进的增效剂。界别协商为解决热点问题加力。修订界别活动组工作规则,优化调整委员界别活动组分组,激发了界别工作活力。各民主党派围绕加强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等课题开展界别协商3次,共青团、经济、民族宗教等界别着眼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协商议政,推动吕清路一期、城市北区市政道路照明等问题得到解决。
灵活方式发挥优势
民主监督效能实现新提升
围绕重点项目和工作开展监督性视察。对河渎村农村饮水提升改造项目、327国道道路安全提升工程、十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司马迁祠5A级景区创建、全市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等开展监督性视察,为工作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决策参考。围绕社会治理焦点开展提案办理监督。优化了提案的选题、立案、交办、督办等工作机制,移送交办提案191件,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重点提案6项,召开高中阶段教育类提案协商座谈会、重点部门提案面商会等,人民政协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围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开展民主监督。深入落实《特约监督员暂行办法》,指导68名特约监督员积极履行监督职责。推荐5名政协委员担任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员,6名政协委员被任命为人民陪审员,积极开展监督活动,在民主法治建设中充分展现了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
强化统一战线功能
广泛凝聚共识取得新进展
宣传宣讲展魅力。围绕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举办主题征文、书画摄影展。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学习宣讲16次,53篇文章被省政协采用,5幅书画摄影作品入选省政协书画摄影展,48篇新闻被各级政协媒体刊发。“韩城市政协”公众号在更好传播党的声音、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展现了政协魅力、委员风采。引领党派聚合力。积极为各党派团体在政协履职创造条件,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开展各类履职活动23次,提交提案50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8条,党派特色得到充分彰显。通过一系列的聚心、聚力、聚情活动,汇聚起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合力。团结联谊增动力。配合全国政协来韩开展调研2次、渭南市政协来韩调研5次,接待省内外兄弟政协来韩考察23次,随同上级政协外出调研考察4次,走访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60人次,与民族宗教界人士座谈交流9次,团结联谊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互学互鉴中促进了共同进步。
立场坚定人民至上
服务为民展现新风采
深入调研察民情。开展“四下基层”、“五上”企业调研活动30余次,各界别活动组、委员工作室及古城委员驿站发挥联动作用开展调研115次,形成调研情况13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9条。政协各联络组、文史组收集整理文史资料93篇。开展重要协商活动图文直播6次,在线互动1500余人次,网络议政、线上互动生动活泼。社情民意传民声。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办法》,组建骨干信息员队伍,举办信息工作培训会。全年向省、渭南市政协编报信息37篇,2篇被省政协采用、6篇被渭南市政协采用。真情服务暖民心。为陕西华运物流、宜品联华超市等企业搭建桥梁,协助解决问题12项。开展公益活动15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2件。开展爱心济困工作,为60名困难家庭大学新生捐助30万元,协调向医疗机构捐赠价值163.6万元医疗设备。关爱残智障儿童,为特教学生搭建就业平台,一大批暖民心惠民生举措直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