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频破纪录!“哪吒”何以“炼”就? 2025年02月17日 

哪吒,一个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腰缠混天绫的3岁孩童,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神话人物,在2025年新春伊始,频创神话。

从2月7日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到2月13日票房突破百亿元,再到2月15日票房突破110亿元排名全球票房榜第11位,电影《哪吒2》实现了我国电影史上的历史性突破,现象级票房更带来一连串文化冲击波。

■ 历史在“说话”——

虽然《哪吒2》的故事相比于大家熟知的“哪吒闹海”有了较大改编,但主要人物和情节均来自经典作品。片中石矶娘娘等角色来源《封神演义》,海夜叉、敖丙版哪吒形象均使用诸多《哪吒闹海》的经典元素。

文化在“说话”——

哪吒的服饰造型、太乙真人的法宝、海底龙宫的建筑风格、昆仑仙境的场景设计等,处处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侗族大歌、唢呐、呼麦、大三弦、埙……丰富的民族乐器为影片配乐添彩。

文物在“说话”——

片中“结界兽”形象,来源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青铜人像;法器天元鼎、石矶娘娘的铜镜纹饰带有青铜时代的古朴神秘感……

■ “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悟空”挥动千钧棒走向世界,它们所承载的不仅是角色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旺盛生命力。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见4版)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