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鹏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视频《秧歌展演庆新春》,将陕北榆林过大年的热闹欢快景象向国际友人传播。
今年春节,“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走进观众视线,让大家感受塞上“驼城”的别样新年。
锣鼓喧天、人头攒动……自2月1日起,国内外39支秧歌队到榆林进行展演,超3000名演员齐聚榆林,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具有国际化、多元化、本土化的文化盛宴。来自俄罗斯阿曼纳特民间舞蹈团、保加利亚扎德拉维特斯民间舞蹈艺术团、泰国碧差汶皇家大学艺术团和韩国华城舞蹈团的精彩演出,让观众在新春之际看到了异域风情,中外表演团队在榆林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完成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
作为2025“陕北榆林过大年”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大集在榆林古城大街热闹开市,非遗技艺和产品花样繁多,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选购。走进非遗大集,泥塑、陕北唢呐、剪纸等非遗产品依次展出,非遗传承人热情地向市民游客介绍非遗技艺,讲述非遗故事。
从农历小年到正月十五,榆林市榆阳区在大街非遗小剧场、梅花小戏台等惠民演出场所,持续开展春节非遗节目展演。秦腔本戏、折子戏等地方戏曲,榆林小曲、陕北道情、二人台等非遗演出轮番登台。非遗火壶是集武术、杂技、舞蹈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的独特表演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神木二郎山景区,一场精彩的火壶表演震撼上演。剪纸、柳编、跑驴、霸王鞭、刺绣、信天游……靖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纷纷亮相靖边波浪谷景区,让游客一饱眼福。
2月10日,“陕北榆林过大年”传统戏曲展演活动在榆林剧院落下帷幕,连续五天精彩纷呈的演出,让市民和游客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到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许多观众表示,传统戏曲展演活动非常难得,不仅欣赏了高质量演出,还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榆林市迎春书画展于2月10日在榆林市图书馆开展,汇聚了全国170位书画家的精品力作,其中书法75幅、国画95幅。此次展览为新春佳节增添浓浓的文化气息,为群众献上了一份丰盛的书画盛宴。
元宵节当天,榆林迎来了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视觉盛宴。作为“陕北榆林过大年”的重磅环节,无人机表演为市民带来一场别样的新春体验。夜幕降临,在中心城区的两处表演区,多架无人机在精密编程与绚烂灯光操控下,在夜空中翩翩起舞,多种奇特图形的自然转换,赢得观众连连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