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守护银龄生活 托起幸福晚年 ——安康市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工作纪实 2025年02月11日  张璐;张蕾

□ 张蕾 记者 张璐

2024年12月20日,汉阴剧院内灯火辉煌,其乐融融、热闹非凡。来自全市各县区慈善协会会长与13所慈善老年大学校长、200余名老年学员参加的安康市慈善老年大学交流推进会文艺展演在这里举行。悠扬的歌声、曼妙的舞姿、精湛的武术、厚重的汉剧表演、空灵的紫阳民歌、恢宏的乐器演奏、精彩的国画表演……生动地展现出老年学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安康市的慈善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13所慈善老年大学都办出了特色,展现出了风采,在这里老人们所学、所乐、所为、所善构成了慈善幸福家园里慈善文化养老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省慈善协会荣誉会长刘维隆对安康市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老有所学

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2017年起,安康市慈善协会将社区慈善老年大学作为重点项目推广实施,全市共创建了13所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多年来持续运行,截至2024年底,共开设班级72个,拥有专兼职教师92名、老年学员3213人。各校开设了音乐、体育、书画、舞蹈,以及时政、法律、党建、慈善文化、传统文化、健康养生、智能手机运用等公共课程。课程内容设置紧贴老年人需求,老年学员学习热情很高。

安康市中心城区的汉滨区培新社区慈善老年大学设戏曲专业班2个、歌舞乐器班5个、书画班1个,各班每周分别有2-3次教学活动。每年各专业班开展教学150节次,4年累计2298节次,年展演活动15场以上,累计218场,被邀请至外县、镇演出30余场。旬阳市党家坝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利用各种传统节日,举办健康养生知识讲座10余场次,举办老年读书会活动8次,号召老年人老有所学。镇坪县慈善老年大学配备了专门的时政教师,每节课前必讲10分钟时政。学员表示:“退休后没有机会学习时政,这个课刚好弥补了不足,帮助了解国家发展大势,让老年人不落后、不掉队。”

旬阳市老城社区慈善老年大学音乐班响应学员诉求,开设了旬阳曲子、民歌、道情等课程,还开设了巧手班,多年来培训出“巧娘”100多名,手工编织的各类工艺品在网络上销售供不应求。60岁的张大妈过去经常去麻将馆打麻将,家里矛盾不断,自从她参加了慈善老年大学手工艺班后,很快便掌握了编织技术,每个月还能领到1000-2000元的分红,全家人都很开心。该校因规范办学、成绩突出,被授予“陕西慈善老年大学示范学校”。

各校书画班定期进行作品展出,音乐班团队经常外出展演。紫阳县慈善老年大学书画班除例行教学外还开展户外写生活动,学员作品定期展出。2024年1月,组织学员参加西安国画院在紫阳举办的中国国画教学讲座,深受老年学员赞誉。石泉县北街社区慈善老年大学教学硕果累累,2018年国庆节期间,书画班学员创作的200多幅书画作品在县博物馆展出,吸引了省内外5000余名游客观摩;去年3月,老年合唱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并与来自贵州、抚顺、四川、广州等10个省市和维也纳合唱团展开精彩角逐,参赛的经典艺术歌曲《大鱼》和原创陕南民歌《釆桑》,荣获“团体金奖”“最佳指挥奖”“最佳伴奏奖”三项国际大奖。

老有所乐

老有所乐是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体活动,使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老年人通过在慈善老年大学的学习,掌握了知识技能,丰富了生活,提振了精神,愉悦了身心。

纪女士自从参加了白河县河街社区慈善老年大学音乐班,感觉自己的生活重新有了色彩。以前整天在家无所事事,现在能和众人一起唱歌、交流,心情舒畅,感觉年轻多了。“在书法班,我不仅字写得越来越好了,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就像我的第二个家,让我不再孤单寂寞。”书法班的李大爷也感慨万分。

汉阴县凤台社区慈善老年大学的邹红老人,从机关单位退休后,便赋闲在家,儿女工作忙陪伴少,加之缺乏锻炼,她患上了早期胃癌、腰椎间盘突出,精神不振。2017年,社区创办慈善老年大学后,她被推荐担任副校长。她组织老年人走出家门,到山东、赴韩国旅游。由于参加各项活动有了精神寄托,她的病情逐渐好转,今年已经80岁的邹红依然活跃在学校的多项活动中。她说:“在活动中取乐,我心情很好,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就是咱的乐园!”

老有所为

老有所为就是发挥老年人的作用,使其参与社会事业,人尽其才。慈善老年大学充分发挥老年人知识积累较多、经验丰富的特点,引导他们发挥余热,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助力和谐社会建设。安康市各慈善老年大学不仅吸纳了一大批有文化有特长的机关单位、剧团、学校等退休老人参与教学,还积极带领学员参与当地“送文化下乡”活动,助力乡村文明建设。

岚皋县城关镇号房湾社区慈善老年大学,整合了城区的零散文艺社团,成立了合唱团、民乐队、锣鼓队、秧歌队等7支文艺宣传队和7支广场舞队,承担起全县“三下乡送惠民政策到基层”活动,每年达40多场。学员们的身影遍布城乡,他们闹红了岚皋,唱到了央视“乡村大世界”,跳到了北京大剧院、大香港。

石泉县北街社区体育班除每天坚持授课外,还协助社区搞好“维稳”工作。池河镇集镇社区居民李某因家庭与村组的纠纷经常上访,在体育班班长王辉的引导下,李某成为了慈善老年大学体育班的一名学员,在与大家的不断交流中,他放下了思想包袱,不再上访,身心愉悦、生活幸福。去年6月,舞蹈班组织学员参加县级“反诈骗”广场舞,收到很好效果。

旬阳市老城社区慈善老年大学的张家理老人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学校成立时就为学员免费教授书法和音乐课,每周上三节课。慈善老年大学让他重新找到了自身价值,张家理感到很充实、很开心,多病的身体也有了好转。

老有所善

老有所善是指引导老年人力所能及地开展慈善志愿服务活动,是各慈善老年大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区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市13所慈善老年大学都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常年坚持开展送文化到基层、义写春联、慰问困难群体、关爱社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志愿环保、社区纠纷调解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促进和谐社区和文明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汉阴县南街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开办以来,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学员开展关爱活动,为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整理房间、打扫院子、理发等,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受益老人达600余人,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一致赞誉。宁陕县城北社区慈善老年大学每年春节前组织书画班学员开展义写春联送温暖活动,社区群众好评如潮。

汉滨区培新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培育的“夕阳乐”群众文化品牌,在重大节假日举办丰富的教学成果展演活动,获得陕西省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安康市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平利县南城社区慈善老年大学除在重要节日开展送文化活动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社区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旬阳市党家坝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在2021年旬阳暴雨灾害后,积极募捐善款7万余元,帮扶困难群众。2022年乡村振兴慈善捐款活动中,又筹集资金8万元,用于社区公共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受灾群众帮扶。

岚皋县号房湾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始终将慈善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办学始终,除在本社区开展邻里互助、关爱孤残老人、留守儿童等活动外,还组织慈善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到敬老院慰问演出、为老人包饺子,参加县上组织的“一日捐”活动。去年岚皋县村BA活动中,学校组织了3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在活动现场开展义务送水、向导、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美发志愿者胡志银还免费为参赛运动员理发,获得县上最美志愿者称号。

2020年以来,安康市慈善协会将已创建运行的慈善老年大学与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建设有机结合,深化项目内涵,促进共同发展。市慈善协会将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列入对县区慈善协会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出台了《市慈善协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工作的意见》,每年都有资金奖励支持,四年累计近50万元。2021年7月,市慈善协会举办了为期3天的社区慈善老年大学教学骨干培训班,设声乐、太极、书法三个专业,培训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兼职教师49名。安康市慈善协会会长崔光华每年都到社区慈善老年大学调研指导,各县慈善协会的会长担任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名誉校长,想方设法助推慈善老年大学工作健康发展。

近年来,全市多个慈善幸福家园开办爱心餐厅,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价格实惠、营养丰富的用餐服务,老年学员的学习、活动、就餐等有了保障,使得社区慈善老年大学的活动更加丰富、老人参与面更加广泛。号房湾社区慈善老年大学谢志红老人说:“我每天早起到慈善老年大学参加柔力球锻炼,结束后刚好来幸福家园爱心餐厅吃上可口的早餐。这里饭菜香、价格便宜,太方便了,我感到很幸福。”

如今,13所慈善老年大学已成为社区慈善幸福家园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与社区慈善幸福家园相得益彰。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