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村口小卖部,变了! 2025年02月07日  李荣
夏军正忙着理货 记者 李荣 摄

□ 首席记者 李荣

“老夏,给我拿一瓶西凤六年。”

“在货架上,你自己拿。”

1月31日,在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梅岔村,今年56岁的夏军正忙着整理货架上的物品,不时有村民来小卖部购买商品。

位于村东头的这家小卖部已经开了30多年,每年春节期间照常营业。“过年期间,礼品盒和烟酒卖得最多,都是走亲戚要用的。”夏军说,以前店里主要卖油盐酱醋、罐头、饼干等,很多村民只有过年才舍得买这些非刚需品,现在各家各户天天都能吃到“奢侈品”。

“以前一斤油3元钱,需要拿着油瓶子到小卖部打油。现在我一次买好几桶,够吃半年啦。”村民周成财说。

在夏军的记忆里,以前每到过年都有一件头疼的事——要账。原先,因为经济困难,村里人买东西经常赊账。

“都是乡里乡亲,有时也不好意思拒绝,日子久了,也是一大笔钱。”夏军说,每到年底,自己就会拿着账本上门要账,但往往不尽如人意。

“现在生活好了,买东西基本都是手机支付,就算临时没带现金,大家回到家就用手机转账给我了,很少存在赊账的事。”夏军说,之前进货需要自己开着三轮车去山阳县城进货,现在只需电话告知批发商需要补货的商品,对方就会送货上门。

如今,梅岔村旧貌换新颜,这家承载了几代人的小卖部也开始了新业务。小卖部加入便民服务邮乐购特许经营店,平时村民网购的东西,由镇上快递站统一配送到小卖部,村民生活更加方便了。

乡村在变美,村民在变富。看着门前的土路变成水泥路,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开上了小轿车,村里环境大变样,夏军的生活更有盼头了。“只要还能干得动,我的小卖部就会一直开下去。”他说。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