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胡承裕:以“心”育人 向“新”而行

 胡承裕 受访者供图  


  □ 记者 殷博华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们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做些什么呢……”9月1日,在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高二年级的“开学第一课”上,思政课教师胡承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向同学们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并鼓励大家结合各自的“生涯规划”和“理想抱负”畅谈未来的发展。  
  “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奋发图强”……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地表达出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这段时间,通过在高校进修学习,胡承裕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给学生,是他思考的重点。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胡承裕说,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自2008年担任思政课教师起,胡承裕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做好思政教育,他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培养家国情怀。  
  从昔日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如今的“陕西省思政课大练兵省级标兵”和“陕西省教学能手”,一路走来,胡承裕感慨万千。  
  最初授课时,胡承裕曾一度认为思政课就是讲好理论,在一次学校赛教评课中,信心满满的他却遭受了入职以来的第一次打击。由于教学理念落后,枯燥的理论讲解导致学生对他的课不愿听也听不懂。他也开始思考如何让思政课变得有趣、有味、有意义。  
  “思政课绝不是单一的理论讲解,而是要以小见大,让思政教育富有活力。”胡承裕说,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学生能在互动中学习、在参与中领悟。  
  从那以后,胡承裕开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合到教学课堂,用故事讲道理。在教授《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时,他在给学生讲述完秦腔文化后,还带领大家设计和制作“秦腔文化”主题的文创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增强文化自信。生动有趣的授课风格,也让学生们觉得上课也是一种享受。  
  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为提升授课质量,胡承裕也不断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每天阅读一篇思政教育论文、写一篇读书笔记,已成为他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习惯。  
  不仅如此,每次授课前,胡承裕会对课程涉及的党政国策、指示精神提前进行学习,把重要内容详细记录在本上,反复思考和修改课件,保证次日授课时能将知识点讲好、讲深、讲细,针对碰见的部分疑难点,他还会进行反复研究,确保自己首先学懂弄通。  
  身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任教期间,胡承裕还坚持做学生们的榜样。他常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必须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多年来,胡承裕所撰写的学习心得笔记已超过40万余字,他还认真总结了论文中提出的优秀经验和方法,并把它们用于日常教学,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胡老师既给我们讲知识,还教大家做人的道理”“老师教导我们助人为乐,他自己也是个热心肠”“老师告诉我们品德比学习更重要”……在学校里,接触过胡承裕的学生都对其赞赏有加。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胡承裕说,今后将继续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要求,立足三尺讲台,为培养文明高雅、敢于付出、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