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拓宽履职“新路径” 提升协商“含金量”
——宁陕县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创新发展综述
  □ 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余书升 记者 唐冰
  近年来,宁陕县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搞活机制比增设机构更重要、激发活力比增加人员更重要”,着力在提振精神、提升能力,创新机制、改进作风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协商民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实践创新发展。
  完善制度机制为解决“两个薄弱”赋能
  激活党建“新引擎”。宁陕县政协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实施“党建+思想教育”,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行“党建+工作创新”,持续提升协商质效、调研质效、经常性工作质效;推行“党建+作风建设”,不断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推行“党建+机制优化”,有序开展民主监督,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增添履职“新动能”。县政协在机关建立周清周结工作制度,实施周计划、周通报、周提醒工作机制;制定《县政协常委联系委员工作制度》《县政协常委支持协助专委会办公室工作制度》,建立委员年度履职考核评价,政协常委年履职、政协委员届履职报告制度,以“一委一品一特色、一人一年一亮点”倒逼委员履职的自觉性、主动性。
  共谱发展“协奏曲”。县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县委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联合印发《宁陕县政协“五微”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县政府、县政协深度协商,建立起包含经常性联系、重要工作相互支持、重要工作通报协商等内容、有8个章节32项具体要求的宁陕县政府县政协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覆盖的“零距离”协商平台和工作机制。
   建设五个“政协”为推进协商民主“加力”
  建设政治型政协。宁陕县政协把坚决服从党的领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硬要求,不断强化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政协党支部、委员党支部建设,推动政协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促进政协党建与职能工作深度融合。
  打造开放型政协。县政协开展“出门调研、上门服务、敲门监督”委员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政协、信任政协、参与政协,也使政协协商更有重点、议政更有目标、监督更有效果。
  构建服务型政协。县政协完善委办牵头、常委领衔、委员参与、群众配合的协商机制,引导委员把履职的主方向、协商的注意力集中到县委的决策、政府的重点工作和群众的期盼上来,在“协商+”活动中担当作为、献智出力。
  培树创新型政协。县政协持续开展“书香政协”“委员论坛”“干部讲堂”活动;对委员参加调研视察活动实行自主报名和委办双向选择机制,积极探索用信息化手段赋能政协履职,推进线上线下协商协同发展。
  塑造效能型政协。县政协树立“用数据说话、用结果说话、用成效检验”的工作导向,让政协干部立得正、干得好、走得远。换届以来,机关干部有15人次获得省政协办公厅、市政协通报表扬,政协委员有58人次获得省市县通报表扬。
  创新工作方式为提升履职质效“增智”
  以“五微”催生“五度”。宁陕县政协积极培育以“微课堂提素质,微论坛聚合力,微协商解难题,微建议促发展,微服务暖民心”为主要内容的“五微”政协品牌,坚持做到“微课堂”有广度、“微论坛”有高度、“微协商”有精度、“微建议”有力度、“微服务”有温度。
  让“有形”更加“有效”。县政协对每一项协商活动的实施时间、目标要求、任务分工、实施程序等环节进行细化量化和闭环管理;对县政协委员进行全覆盖、零距离上门调研,不断激发委员履职活力;持续开展“提素质、展风采、树形象”机关干部讲堂,努力锻造一支“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机关干部队伍。
  从“标准”走向“精准”。县政协每年对各镇、相关部门政协工作开展考核,为130名委员建立履职电子档案,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全过程记录、全要素考核,引导激励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在政协工作中履职尽责、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在界别群众中示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