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提高实习“含金量” 走好就业第一步
  □ 记者 殷博华
  近期,全国各大高校陆续开启“暑期模式”,很多未毕业和未就业大学生会在暑假进行实习,积累工作经验。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习是重要的准备阶段。如何提高实习“含金量”,是省政协委员王伟、王文礼和赵师栓履职的关切点。
  王伟:有规划才能有所获
  “详细的规划和充足的准备,是决定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伟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实习问题的认识较为片面,认为实习不等同于就业,抱着一种完成学校任务和重在体验的心态,实习结束后毫无收获。
  “学生在实习前期,应充分结合专业知识和学习经历,发掘自身潜力,提高职业竞争力。”王伟建议,在选择岗位时,应依照自身情况和发展需求,明确未来就业目标和方向,仔细、谨慎选岗,切勿盲目入职。在步入岗位前,应做好入职前准备工作,详细了解岗位日常工作、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条例规定等内容,确保入职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和节奏,按质按量完成分内工作。
  王伟还建议,在入职后,实习生应尽快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学习计划,通过日常工作了解学习和实践之间的落差,尽快找到自身的技术差距和短板,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并通过实习拓宽就业空间,寻找和探索新的就业机会。此外,应向同事学好待人接物、语言沟通等方面的技巧,有意识地为自己积累人脉,尽快实现从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的转变。
  王文礼:学经验不是“攒”经历
  如今,面对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情况,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都会优先录取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为了不让自己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部分大学生很早就辗转于多家公司进行实习,有些大学生还会托家里找关系、花钱到名企实习。
  有丰富的实习经历就能优先入职?省政协委员、陕西江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礼对此并不赞同。他在工作中发现,目前,大学生“刷”实习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新人的简历上有着丰富的名企实习经历和岗位工作经验,但在实际中,他们完成日常工作都很困难,有些甚至成了部门的“拖油瓶”。
  “只丰富经历而不培养能力断不可取,实习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要在工作中学经验,而不是‘攒’经历。”王文礼建议,高校应进一步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脚踏实地去面对就业前的实习,切忌依靠小聪明开辟“捷径”。家长要在就业问题上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帮助孩子在就业路上作出正确选择,做好孩子就业路上的参谋者。学生要明确主体责任,正确认识实习和就业的关系,增强自信心,勇敢面对挫折,利用实习机会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断进步。
  赵师栓:强机制也要重监管
  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去实习,很多学校还把实习作为假期作业并纳入毕业考核。省政协委员、榆林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赵师栓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学校考核学生实习任务完成情况的标准只是一张实习证明,存在购买实习证明或找人代开实习证明等不良现象。
  赵师栓建议,高校应建立健全实习、见习评价体系,杜绝以实习证明考核学生实习任务完成情况的现象;组织相关老师成立监督小组,定时定期与学生所在实习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在实习结束后采用实践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了解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让学生在实习中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针对网上发布的实习信息,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提供实习岗位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查,严厉打击假借实习名义诱导、欺骗实习生等行为,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