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烟卡”游戏风靡学生圈带来的“冷思考”
  □ 记者 闫智 实习记者 冯倩楠
  “哥哥,以后你抽完烟的烟盒别扔,留下来给我。”
  几天前,西安市民李沐在自己的手机里发现,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晨晨(化名)偷偷给她的一位年轻男同事发微信语音索要烟盒。
  “发现后,我先向同事作了解释,然后回家没收了儿子的‘烟卡’。”李沐说,晨晨只有10张“烟卡”,或许是因为在“对战”中“弹药”不足,才打起自己同事的主意。
  李沐所说的“烟卡”究竟是什么?带着好奇记者了解到,所谓“烟卡”,就是从烟盒盒盖剪下的带有品牌名称的那部分,通过折叠就变成了一张卡片。在孩子们手中,“烟卡”的玩法很简单,就是将卡片放在地上,每人轮流用手掌拍击地面,将卡片翻面者就是赢家。
  记者还了解到,在玩“烟卡”游戏时,孩子们通过香烟的价格将“烟卡”分级,并衍生出一套兑换体系,即高级“烟卡”可以换取数量不等的便宜“烟卡”。
  “我们知道哪种烟贵,大家都想赢贵的。”晨晨告诉记者,他的“烟卡”是小区里一位上四年级的“大哥”乔斌(化名)送的。每到周末时,乔斌总会带着他和另外几名小学生一起玩耍。
  出于担心,李沐专门问了乔斌“烟卡”的来源。“他说里面有的是爷爷、爸爸抽完的烟盒,有的是在外面捡的,还有的则是在学校门口买的。”
  原以为只是孩子与同龄人玩玩游戏,直到发现儿子给同事发语音,李沐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遂和丈夫对孩子教育了一番。
  “我是担心烟盒不干净,上面还残留着二手烟的气味,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我丈夫觉得这个游戏本身就有赌博倾向,所以我们俩都不赞成孩子玩这个游戏。”李沐说。
  5月29日下午,正值学生们放学,记者在雁塔区某小学门口看见,有几名小学生正趴在地上拍“烟卡”,身边还围了一圈学生。
  “为什么你们喜欢玩‘烟卡’?”面对记者提问,有学生表示,“烟卡”游戏好玩、有趣、新奇。许多同学会比较谁的“烟卡”多、谁的卡更贵。现在有很多同学都在玩,如果自己不参与也没有其他游戏可玩。
  该校学生家长王彤说,孩子的班主任在家长群里专门发过《关于“烟卡”等危险玩具致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要管好孩子的零花钱,关注孩子健康游戏。
  “我们希望能引起家长重视,因为不良的习惯是由不良的嗜好引起的。”王彤孩子的班主任对记者说,虽然单纯的纸卡没有面值,但孩子们会根据香烟的价格定义不同的“烟卡”面值,这相当于赌博的筹码。
  “‘烟卡’一般在高年级学生中比较流行,学校也明令禁止‘烟卡’游戏,但还是存在屡禁不止的现象。”在一所小学担任德育主任的寇老师说。
  5月28日,记者走访了未央区、新城区部分小学附近的文具店、小商店,没有发现售卖“烟卡”的情况。寇老师告诉记者,根据学生的“证词”,有的店铺售卖“烟卡”时会“打游击”,见是成年人问就说没有,只有小学生来买才会拿出来。
  记者咨询省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向小学生销售“烟卡”是否违反有关规定。工作人员说,这是今年才有的“新生事物”,并没有相关管理规定。如果遇到学校周围有向学生兜售“烟卡”的行为可以投诉,待有关部门查清事实后,如果确实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会对商铺作出相关处理。
  “‘烟卡’来自烟盒,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影响孩子健康,况且有些孩子还会在垃圾里翻找。随时随地拍‘烟卡’,卫生条件也很差,会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阎良区政协委员、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学副校长孔秋菊认为,孩子们在游戏中可能会接触到吸烟的信息,从而对吸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影响到孩子身体健康。此外,在玩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容易形成攀比心理。
  孔秋菊建议,家长应通过适当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认识“烟卡”游戏的风险,与他们商讨如何正确对待游戏,鼓励他们探索更健康更有益的游戏活动。同时,家长还要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引领孩子走到户外参与体育运动、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游戏本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但‘烟卡’游戏却可能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作为学生家长,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陈军认为,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保持理性,避免过度焦虑。要了解孩子参与这类游戏的原因,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需求,引导他们参与到健康的游戏运动之中。
  “除了家长的引导,学校也应在教育中发挥作用。”陈军建议,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艺术表演、社会实践等,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健康有益的环境中成长。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禁止售卖“烟卡”,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