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泥叫叫”非遗传承人杨帆的执着情怀
杨帆和他制作的“鱼化泥叫叫”

  □ 记者 李彦伶 文/图
  捏塑、刻压、开哨孔……一块巴掌大小的泥巴在杨帆手中行云流水般瞬间化身“孙悟空”,经过烧制、绘画,鱼化“泥叫叫”呈现在眼前。
  “鱼化泥叫叫”又称“戏人”“娃娃哨”,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手工哨子,清末传入西安鱼化寨,兴盛时期当地有两百多户人家都在制作“泥叫叫”。2013年,“鱼化泥叫叫”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5月20日,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一楼,记者见到了前来参加中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鱼化泥叫叫”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杨帆。
  在热爱中坚守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市鱼化寨村民,“泥叫叫”陪伴杨帆长大,与他有着不解之缘。
  杨帆告诉记者,父亲杨云峰十几岁便练得一手做“泥叫叫”的好手艺。制作“泥叫叫”需要先借助模具做出造型,父亲天性勤奋且热爱钻研,不断设计制作新模具。如今市面上看得到的“泥叫叫”,几乎都是用父亲研制的模具做出来的。
  上世纪80年代,杨云峰和村上几位同乡共同成立了泥哨工作室,希望将“泥叫叫”技艺传承下去。在杨帆记忆中,自家炕头经常摆满了父亲制作的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物的“泥叫叫”。耳濡目染下,少年杨帆学会了“泥叫叫”制作技艺。经过四年在西安美术学院的求学,杨帆萌生了传承“泥叫叫”技艺的想法。
  接过成人手掌大小的“孙悟空”造型模具,杨帆说:“真正从父亲手中接过模具的那一刻,自己顿感肩有重担,传承义不容辞。”
   讲好非遗故事
  “杨老师,您看看我制作的这个‘泥叫叫’好看吗?哨孔大小合适吗?”西安高新区第十二小学学生张陈好拿着自己制作的“泥叫叫”向杨帆请教。
  西安高新区第十二小学前身是鱼化小学,“泥叫叫”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共同记忆。为传承好非遗,杨帆定期来到学校向孩子们传授技艺,深受师生的欢迎。
  杨帆说,尽管现在玩“泥叫叫”的人少了,但孩子们仍然对这项技艺充满兴趣。一般大概经过五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就能独立完成“泥叫叫”的制作。有一个孩子因制作的“泥叫叫”形象逼真,被大伙称为“泥人王”。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技艺,杨帆先后走进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培华学院等多所高校讲述“泥叫叫”的历史及制作技艺。
  “父亲做的‘泥叫叫’是他们那个年代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时间推移,‘泥叫叫’制作技艺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杨帆说。
  为了更好适应市场需求,杨帆与父亲整理出经典秦腔剧《铡美案》《五典坡》《游龟山》等人物造型,将单一的“泥叫叫”改为连体多人、多孔齐鸣,引得游客惊呼一个“绝”字!
  在坚守中传承
  5月20日,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来自扬州的顾女士被眼前色彩鲜艳的“泥叫叫”所吸引。
  杨帆介绍,鱼化寨独有一种上好的制哨泥料黑垆土,取自地下两米以下,由于土质细腻无杂质,遇水酥软、干后坚硬,很适合做“泥叫叫”。
  随着时代的发展,“泥叫叫”等传统玩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老一辈人以历史典故、戏曲等人物为创作源泉,新时代非遗传承人自然也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面对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传统手艺社会关注度不高等现状,杨帆时常会感到无奈。如何拓宽“泥叫叫”生存空间,提升影响力,杨帆一直在思考。他希望通过非遗人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保护非遗。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杨云峰依然坚持在家中制作模具。杨帆说:“父亲的精神令我感动,这也让我在传承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