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实现清洁能源替换 让关中的天空更蓝
——委员建言改变供暖模式,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 实习记者 秦瑶 首席记者 李荣
  由于受地理因素影响,每逢秋冬季,我省关中地区城市深受雾霾之苦。作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关中地区,近年来虽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形势依然严峻,距离群众对美好蓝天的期盼仍有较大差距。如何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供暖,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省政协委员、铜川大数据产业园运营中心主任刘振宇的关注。
  “冬季大气自净能力下降,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差,再加上采暖污染、散煤燃烧污染等,导致雾霾几率增加,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11月28日,刘振宇表示,发展清洁能源是我省优化能源结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现实需要。
  冬季供暖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利益。通过实地走访,刘振宇发现许多小区存在供暖温度不达标、燃气企业长期亏损等问题。
  今年省两会上,刘振宇委员提交了《关于在我省关中地区启动核能堆供热、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建议》的提案。他认为,核能供热是以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为热源的城市集中供热方式,我省发展核能堆供热具有突出优势,以西安交通大学核学院的核科学与核能教学科研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多,研发优势明显。
  刘振宇建议,在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创新港启动核能堆供热示范项目,研究制定全省核能利用发展规划,将核能堆供热列入城市供热规划统筹推进。
  据了解,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创新港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的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并投入使用。该工程以中深层地热能为主,配合燃气锅炉及热泵机组调峰,共建设6座能源站,地埋管91个,配备智慧管控系统,可实现设备远程集中控制。该项目获得“首批陕西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授牌,为规模化推广应用中深层地热地埋管供热技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省发展和改革委在提案答复函中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能源及电力发展规划虽然未规划建设核电机组,但强调围绕“加强可再生能源、核能等重点领域能源装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材料和零部件等瓶颈,加快形成重大装备自主成套能力”等方面积极打造集装备生产、节能环保改造、运维服务于一体的关中地区高端装备制造服务基地。目前,我省正在积极协调推进“引热入西”(北线)、大唐宝鸡第二发电公司向宝鸡市区等长距离供热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全面替代城区既有燃煤供暖锅炉,预计年减少燃煤消费约50万吨,将有效改善关中地区大气质量。
  在加大核能合理利用科普宣传方面,省发展和改革委将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等有关部门,加强与在陕涉核企业、高校等单位对接,通过开展公众宣传、强化公众参与、加强舆情正面引导等措施,及时消除公众恐核情绪,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普及核安全知识,提升全社会核安全意识,为后续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在陕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省发展和改革委对我的提案很重视,先后走访了西安交通大学和中陕核工业集团公司,并及时与我沟通联系,我对提案答复很满意。”刘振宇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我省关中地区核能堆供热方面的问题,为有效解决关中地区大气污染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