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吴先东委员:当好产业发展“领头雁”
吴先东委员

  □ 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谭静纹 段祖虹 记者 唐冰
  天刚蒙蒙亮,吴先东就起床赶到兴隆村四组养殖场,清理牛栏、给牛喂水喂料,忙着伺候这些牛宝贝。
  吴先东是安康市岚皋县一名政协委员,担任滔河镇兴隆村党支部书记。2020年11月,他投资500万元创办了安康牛和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起牛舍和饲料加工厂,养殖西门塔尔、夏洛莱肉牛共90多头,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牧草、喂养肉牛等方式,带动周边30余户90多名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务工,每年支付劳务费20余万元。
  记者来到村里时,正值玉米进入成熟期,加之天公作美,村民们正在地里忙着抢收庄稼。放眼望去,收割过的田垄上四处码放着一堆堆秸秆。
  “吴支书,现在又不让焚烧秸秆,咱地里这些秸秆咋办?”吴先东说,办养牛场之前,在日常入户走访中,经常听到群众对不让在地里烧秸秆的抱怨。
  自秸秆禁烧工作全面开展以来,为确保辖区内“不冒一处烟、不着一把火”,滔河镇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
  看到大量的秸秆在地里烂掉,吴先东明白,这件事不能这样被动地解决。如何高效规范利用,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所在。
  “自办起养牛场,我们以每吨200元的价格收购了联合村、柏坪村、兴隆村的玉米秸秆,今年已收购了80多吨。”养殖场工人段祖兵说,今年玉米收割期,他忙着在田间地头四处收购秸秆,之后再由场里加工成专用饲料喂养肉牛。
  今年年初,养殖场设立了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并买了台秸秆自动打包机,用于玉米、油菜、水稻收获季节时集中处理秸秆饲料。由于打包好的饲料储存期长达一两年,这样就解决了肉牛过冬口粮问题,秸秆也从过去的“生态包袱”变成了产业发展的“绿色财富”。
  “政协委员肩负履职为民的责任,要经常深入群众倾听民意呼声,用真情为民解忧,这样才能无愧于政协委员的初心使命。”作为连任“老委员”,吴先东说,15年履职路,让自己对委员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表示,将始终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好自身优势,积极围绕“三农”工作建言资政,更多地为老百姓做实事,用实际行动展现委员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