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齐心协力守好“陕西蓝”
——来自省政协“加强关中大气污染治理”协商座谈会上的建言之声
  □ 首席记者 李荣
  近期,“西安蓝”在微信朋友圈频频被刷屏。顺应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的美好期盼,10月24日,省政协围绕“加强关中大气污染治理”议题召开协商座谈会,委员们立足实际积极协商建言。
  近年来,西安市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总体来看,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2022年,西安市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中,4项出现不同程度反弹,今年一季度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排名下滑。
  “从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量和气象因素等方面来看,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是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如何精准治污、突出重点增效?西安市政协建议,加大外引供热项目推进力度,提高热电联产、余热利用、新能源等占比,加大重型柴油车管控和物流车辆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开展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工作。突出散源污染管控,建立市、区县、街镇三级生物质禁烧责任体系,探索建立生物质清洁化利用集中供热中心,依托现有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生物质燃料化”。
  雾霾一直是关中地区环保的“软肋”。咸阳市政协认为,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污染企业分布集中。
  关中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4%,但产能方面,粗钢占全省的60%、水泥占全省的70%、焦炭占全省的80%、陶瓷占全省的90%。咸阳市区及周边石化、水泥、供热等16家重点污染企业排放量占所有涉气企业排放量的41.7%,对市区PM2.5贡献率为10.5%。
  “要上下协同治理污染企业,出台搬迁退出激励政策。”咸阳市政协建议,从中、省层面对为改善大气质量而实施搬迁及改造的污染企业,综合搬迁退出的污染物减排量、年产值损失、职工安置、新建项目投资等因素进行奖补,激励污染企业主动搬迁改造,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铜川因煤而兴,曾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和水泥生产基地,一度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时光流转,铜川经历了艰难抉择、转型阵痛和历史蝶变,完成了从“卫星难觅”到“绿色生态养生城市”的华丽转身。截至10月18日,铜川市优良天数214天,稳居关中5个地市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9,位居汾渭平原11个地市第一,改善幅度位居全省10个地市第一。
  “结构性污染仍未彻底改变。目前,我市产业结构仍偏重、能源结构仍偏煤、运输结构仍偏公路,传统产业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铜川市政协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严控“两高”产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化能源结构,严控煤炭消费总量,不断扩大热能联产供热面积,推进工业炉窑清洁低碳能源替代;优化运输结构,提高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推进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化,提高全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质效。
  “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在于实现能源清洁利用,电化和气化是能源清洁化利用的最佳选择。”省政协委员方媛表示,要依托我省煤炭资源和电网健全优势,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热则热、宜煤则煤”原则,持续完善关中地区清洁能源生产和供应体系,确保已完成“煤改气、煤改电”改造的居民稳定清洁用能,实现超低排放。
  省政协委员乔志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环保领域的工作,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他认为,关中地区空气质量短期内要想获得整体改善,难度较大。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尤其是区县级管理部门,承担着打通大气污染管控“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职责,但多数区县级环保部门在技术力量、管控手段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短板问题突出。
  乔志博建议,基层区县应加强与省内外高水平第三方技术团队的深入合作,持续开展“一县(区)一策”大气环境质量管控驻点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基层监测体系,提升污染成因解析能力,摸清本地污染源排放底数。提高省市数据中台服务能力,建立区县级精细化管控与调度应用机制,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有效管控,增强基层综合分析和预测研判能力。
  空气没有边界,大气污染治理点多、线长、面宽,需要加强组织协商、统筹指导,切实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确保每项任务指标都有人管。委员们建议,要强化区域协同治理,实现信息统一共享,加强省际协作配合和技术指导,完善基层监测体系,提升污染成因解析能力,有效解决地方基层部门“有热情不会干、有措施不科学、有管控不精准”的问题。从严考核问责制度,整合督查、执法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从源头减少污染,倡导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