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老年大学里的“宝藏”老师
古筝老师鲁迪正在为学员们讲课 实习记者 秦瑶 摄

  □ 实习记者 秦瑶 首席记者 李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老年大学,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为了心中热爱、为了不辜负学员们对学习的渴盼,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10月25日,记者走进陕西老年大学,采访了他们当中的三位。
  李守信:活到老教到老
  当日上午10时许,刚刚下课的书法老师李守信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出教室。提起李守信,学员们对他的评价是德高望重、低调厚道。
  今年82岁的李守信从小热爱书法,多年笔耕不辍。今年也是他在陕西老年大学任教的第30个年头,属于“元老”级教师。“现在年龄大了,一周就上一节课。我现在教的是行书研修班,每节课几乎没有缺席的学员。”李守信说。
  “老年人年纪大了,虽然体力有所下降,但时间比较充裕。累了不行,闲又闲不住;吵了嫌闹,静了又怕寂寞。”李守信说,所以每天要能动、能静、有事干,练习书法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这些年,李守信在学校里收获了很多“铁杆粉丝”,这些“铁杆粉丝”已经跟着李守信学习了十多年,如今他们的作品都已达到了参赛的水平。
  “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做了一件大好事,让很多退休老人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归属感。”李守信表示,在自己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将继续和学员们研究书法,互相学习。
  陶勇:“网红”老师的初体验
  “今天学会后可以回家给你女儿刮一下。”刚刚结束刮痧课的陶勇笑着对学员王阿姨说。
  20年前从单位下岗的陶勇对刮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赋加兴趣,让他很快掌握了刮痧的精髓。如今54岁的陶勇已经是高级中医刮痧拔罐师。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尝试用中医刮痧的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同样受疫情影响,有时候陶勇的线下教学课程不能按计划进行。陶勇说,疫情期间,他一直利用网络开展线上授课,感觉自己当了一把“小网红”。
  “现在人人都有微信,联系起来很方便,我建立了一个刮痧班微信群,方便学员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心得,也便于为学员们答疑解惑。”陶勇说,疫情在家时,他还自学了PPT制作,这样既增加了上课的趣味性,也能让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员面前,同时也方便学员打印回家后练习。
  “利用科技手段上课,能消弭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可以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提高老年人学习的便捷性和幸福感。”陶勇深有感触地说。
  鲁迪:朝与夕的相遇
  “小陈老师”“小曹老师”“美女姐姐”,鲁迪俏皮地和学员们打着招呼。每周三上午,鲁迪都会准时出现在老年大学的古筝课堂上。
  每次上课前,鲁迪都会习惯性地留给学员15分钟时间,微笑着听她们闲聊。
  今年33岁的鲁迪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鲁迪来到陕西老年大学任古筝课老师。
  “老年人与孩子最大的不同是接受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待老年人,要更注重她们的内心所想。”回忆起5年来与老人们的相处之道,鲁迪直言,上课不仅仅是输出知识,自身还要不断学习,通过这几年的老年教学,她的情商有了很大提升,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
  谈起新学期的变化,鲁迪说,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变化,在老年大学找到了归属感,和老人们相处越来越融洽。每当看到老人们能完整地弹奏完一首曲子,就越发有一种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