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汇聚政协智慧 破解发展“瓶颈”
— —榆林市政协专题协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小记

     □ 记者 许鹏 通讯员 张少华  
  近日,榆林市政协召开五届六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重点围绕榆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协商。会上,5名民主党派、县(市、区)政协、政协委员代表分别就促进产业发展提速、破解发展瓶颈、优化发展路径、发展绿色金融、补强薄弱环节等方面协商建言。  
  据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向喜介绍,今年以来,榆林市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项目已建成297个、在建8个,51个前期项目正按照中省要求全力推进。  
  “顶层设计不够全面、政策体系仍不完善、新能源并网送出消纳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榆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榆林市政协副主席王志强在介绍市政协专题协商调研报告有关情况时说:榆林要发挥新能源“资源好、体量大、潜力强”的综合优势,坚持资源换产业、全产业链布局,以多元化应用场景实践、高比例就地转化利用为导向,敢于超前布局、勇于直道超车,力争成为高碳城市低碳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榆林市要着眼全国大局,加快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榆林市政协委员、绥德县政协主席孙虎生建议,围绕构建“充电网——微电网——储电网”产业体系,引才、引技、引资,引项目、引企业、引产业链,破解用地、并网等瓶颈。  
  “建立孵化机制,重点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升级典型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定边县政协副主席尤海旺认为,要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生产智能制造水平升级,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目前,榆林市存在风电、光电并网消纳能力不足现象,电力市场转型进入‘爬坡过坎’深水期。”对此,榆林市政协常委、民盟榆林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张弛建议,建立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市场机制,增加就地消纳能力,为新能源电力优先上网创造条件,从而增加风电、光伏利用小时数。  
  针对榆林新能源产业发展中金融供给不充分、不对称和不精准问题,榆林市政协委员纪文军建议,建立健全配套激励机制和政府增信机制,探索适配新能源产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产业发展注重项目建设,上游装备制造及下游应用产业发展较为薄弱,链主企业带动效应不强。”榆林市政协委员杜壮壮建议,要推进新能源产业和蓄热、蓄冷、制氢相结合的工程示范,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等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以电为中心的综合智慧能源供应系统。  
  “构建保障体系,做好强链补链延链工作,优化电网布局,创新用电模式,全力破解发展瓶颈。”榆林市政协主席曾德超说,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持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