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秦人的性格特点及精神传承
  □ 黄天顺
   一、秦人的性格特点
  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国学大师,陕西省泾阳人吴宓曾概括总结说陕西人的性格特征就是四个字:生、蹭、愣、倔。从文字表面上看,这四个字并非全是褒义,但结合陕西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孕育出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历史,就会发现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关中平原孕育出了重亲情、守孝道、讲信义的陕西人。
  陕西人性格特征中“生、蹭、愣、倔”,概括起来就是性子刚硬、做事博劲刚直、遇事容易冲动,属于典型的性情中人。明清时期,陕商被称为“三硬商人”,就是指陕商“货硬、价硬、人硬”,前二者尚且符合经商规律,而“人硬”就成了陕商的弱点,不懂得变通,无端丢失了许多商业机会。
  这种“倔”脾气,表现在商业经营上,往往是认死理、不灵活,不会随行就市、灵活多变。明清时期,陕商在商业经营中经常是“言不二价”,在他们的心目中,报出的价格就是最低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想买东西掏钱拿货,嫌价高可以拍屁股走人,绝对不会挽留。不善商业宣传、多方传达信息,也不会笑脸相迎、低头哈腰,久而久之,“三硬商人”的绰号就传遍了整个商业界。认识了秦人的性格,也就明白了自古以来“关中大地养壮汉”的道理,也多了一份与陕西人打交道的自信。
  二、秦人精神的形成及传承
  中国地域辽阔,各区域文明开发程度不同,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影响的差异。秦人生活在十三朝王朝建都之地,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及关学精神影响,经过千百年的沉淀,逐步形成了守正创新、忠义仁勇的精神。在明清之际五百年间,陕西商人以“忠”为核心价值,以“道”为经营理念,以“勇”为行为特色,形成了“其心也忠,其行有道,其人也勇”的精神架构和“以商事国,家国一体”的家国意识。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地处中国大陆几何中心的陕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同时,不断做大都市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服务经济,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之都、新能源汽车之都、硬科技之都,着力构筑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1.转变观念,锐意进取。自秦代开始到明清,陕西人在“愣娃”性格的基础上,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气势和兼收并蓄的态度。长期的遵规守矩,使陕西人丧失了万里拓荒、勇闯天涯的勇气和胆魄,却养成了“不吵不闹,不哭不笑,不叫不到,不给不要”的办事风格。不懂得向中央要政策、要项目、要资金,使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落伍,这方面值得反思。如今的陕西应汲取老秦人的智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乘势而起,再创辉煌。
  2.当“店小二”,迎“四方客”。作为新时期的陕商,更应改变“三硬商人”的形象,在“货硬”的同时,摒弃“价硬、人硬”的陋习,向南方商人学习,开门迎客,笑脸待人,把以智求财、以道求胜的陕商精神发扬光大。在明清之际五百年里,陕商之所以能够周流天下,长盛不衰,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能够守望相助、抱团发展,这一点对当下的陕商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3.紧抓机遇,开疆拓土。西部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今天,西安在西部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和创新能力比较突出,这也为新陕商重新崛起提供了条件。或许有人会说,明清时期的陕商经营模式对现在的新陕商来说已经过时了,但有一点还是要慎重思考的,那就是明清陕商的智慧永远没有过时。我们可以创新经营模式,但却不能低估老秦人的智慧。学习和借鉴老秦人在中国西部初期开发中的聪明才智和万里拓荒的气概,只会对我们有裨益,不会有坏处。
  4.立足长远,善谋全局。陕西人以“生、蹭、愣、倔”的性格在明清之际经商时被外地商人称为“陕棒棰”,但他们以智求财、诚信经营的秉性也一直被其他地方商人所称道。处在新时期的新陕商,既要应对信息、物流比较发达的客观环境,也要应对商品价格相对透明、客户选择余地较大的消费困境,更要适应“新时代、新西部、新格局”的要求。
  千载变局功业在,百年复兴路正长。在时代呼唤秦人精神的时候,希望新时代的陕商能够赋予“三硬商人”新的内涵,继承明清陕商干事创业的精神,把陕西人能够干大事的传统发扬光大,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三个经济”带动下,再创陕商辉煌。
   (作者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