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以产业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委员建言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 记者 殷博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而产业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6月1日,陕西省正式施行《陕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要求加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如何以产业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多名省政协委员表示,做好产业振兴,需要科学谋划、多方发力。
  选择产业应谨慎
  柳泉口村位于西安市鄠邑区蒋村街道,周围群山环绕、风景宜人,是辖区内以发展旅游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2017年,柳泉口村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驻村帮扶单位西安市委政法委的帮助下,把山坡上原本荒凉的土地发展为漫山遍野的桃花林,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踏青,村里建起了旅游休闲步道、民宿和农家乐,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旅游业成了众多乡村发展的首选产业,但部分不具备产业基础的村庄盲目跟风。
  “产业振兴一定要因地制宜,切莫邯郸学步,人云亦云。”省政协委员、陕西江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礼说,部分村庄在发展产业时没有详细地思考和规划,根据别村的亮点生搬硬套,或投入重金发展“高大上”的大工程、示范园等项目,导致产业投产后运营困难,以烂尾告终。
  王文礼建议,发展乡村产业意义重大,村干部必须在前期详细了解和分析村子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有目标地选择产业,制定出中长期规划和各项困难的应对措施。要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产业,避免产业发展乏力和产品滞销。
  综合实力要提升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省政协委员、西安市新龙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聂立渠说。
  荞麦产业是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及周边村落发展的重点产业,现已形成了“种、加、销、游”融合发展的荞麦全产业链,带动了村民共同富裕。
  近年来,蓝田县为了提升荞麦产品附加值,把荞麦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实现其品牌化发展,先后成立了多家荞麦加工企业,开发了荞麦酒、荞麦醋、荞麦茶、荞面饸饹等多种“荞”字号系列产品,推动卖荞麦向卖荞麦衍生制成品的升级,实现了产品增值、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目标。
  聂立渠建议,企业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通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升级。要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打造知名品牌和提供卓越产品和服务,增强品牌影响力、认知度。要培育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和产前、产中、产后配套项目,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产业链攀升和价值链提升,增强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
  人才工作需做好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徐文根是商洛市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自2021年回乡发展后,带领村民深耕艾草产业,帮助大家过上了幸福日子。
  今年,在村里的鼓励下,徐文根计划持续加大艾草产业投资力度,并将重点放在电商中心和灌溉设施建设方面。
  “人才既要引进,还要培养,更要留得住。”省政协委员、榆林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赵师栓说,必须做好引才、用才和留才工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赵师拴建议,乡村在利用自身优势吸引人才的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和条件,吸引更多人回乡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招募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增添新鲜力量。要增强基层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做好人才及家属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