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华州区政协调研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小记
  □ 记者 樊星 通讯员 时伟锋
  “便捷司法,服务群众,我们将线上和线下的调解有机结合,诉讼与非诉讼无缝链接,最大程度减轻当事人诉累。”6月20日,渭南市华州区政协在调研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时,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向委员们介绍有关情况。
  近年来,华州区围绕社会治理“怎么治”“治什么”,治理“靠什么”“为什么”等问题,积极实践和探索,依托三级综治中心,构建起以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网格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选派政法干警任网格员、组建“红袖章”队伍、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专业性行业调解委员会,广泛开展“平安校园”“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确保全区社会大局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家园,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住华市政协委员、华州区民政局局长王颖建议,紧贴居民群众新需求,扩大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多途径参与社区服务业,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制定社区服务标准,着力抓好政府主导的社区医疗、文体教育、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抓好市场主导的物业管理、便民超市等商业服务,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社区服务行业。
  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华州区政协常委、咸林中学教师刘小琴认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现代化”需要大力推进,要安排资金,将支撑数字化、智慧化的科技设施装备逐步落实,建设年龄结构科学合理的公检法司队伍,防止人才断层,保障队伍充满活力,高效运行。
  法治教育是兼具法学与教育学双重属性的活动,当前承担法治教育的教师多由班主任或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教师兼任,缺乏全面的法律知识体系与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华州区政协委员、区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刘大伟建议,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协调统合能力,更好参与法治教育,引进律师群体辅助支持,对其进行必要的审核,纳入区法律人才库,提供双向的法治教育渠道,打造法治校园。
  华州区政协主席王晓鹏说,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大图景”中蕴含着百姓幸福安康的“小日子”,要各司其职、各担其责,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发挥好社会各方面积极作用,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商共治,使华州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