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汉阴县政协十项措施加强文史资料征编工作
  □ 通讯员 姚富军
  今年以来,汉阴县政协紧跟省市政协文史工作新部署新要求,紧密结合锦绣汉阴奋斗目标,制定出台十项措施,加强文史资料征编工作,推动政协文史工作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更好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突出规划引领。县政协主动对接省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规划,每届政协编制文史资料征集出版五年规划,每年制定年度计划,稳步推动文史资料工作从以抢救挖掘为主向抢救挖掘与做好经常性工作并重转变,从重视史料征集向更加重视史料研究、利用转变,每年度出版文史资料不少于一辑。
  注重征编学研。县政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交流研讨,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格局,定期召开征编专题会议,交流、汇集近现代历史研究的学术动态和征集、编辑、出版信息,提出选题设想、征集计划、编辑方案,认真总结经验,及时解决征编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考评考核。县政协委员撰写文史资料实行制度化,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计划,作为衡量委员工作的一项指标,届内每人至少撰写1篇文史资料或提供1条有价值的文史资料线索,所提供的文史资料稿件长期分类保存,有一定价值的资料集结成册、适时出版,或在汉阴县政协网站发布。
  壮大工作队伍。县政协坚持“开门办文史”的方向,聘用文史资料研究员和工作信息员,充实壮大文史工作队伍,形成政协文史工作“专家多、大家多、名家多”的格局。除在职公职人员外,凡被采用的文字作品、图片等,均按照有关规定支付一定报酬。对于连续2年没有履职成效的人员,及时予以解聘。
  加强培训交流。县政协制定文史工作业务培训计划,提高政协委员、文史干部、文史资料研究员和社会各界文史工作爱好者的综合素质,采取定期培训与临时培训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会议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开展县(区)政协文史工作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高文史工作水平。
  推进常态化征集。县政协坚持全面征集与重点征集相结合、单独征集与联合征集相结合、部门征集与个人征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征集汉阴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事迹的文字、图表、照片、音像、电子文本、实物等资料,注重特色史料征集,挖掘整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讲好汉阴故事、政协故事,打造文史工作品牌。
  做好编辑出版。县政协制定文史资料年度编辑出版方案,编制篇目大纲,落实编辑人员和出版资金,采取召开座谈会、专题走访、实地调查等形式,征求社会各界对文史资料稿件的意见建议,确保文史资料内容真实准确。文史资料清样校对实行三校制,文史资料付印前稿件实行三审制度,严把政治关、史实关和文字关。
  强化联系协作。县政协加强与党史、史志、文化、档案等“缘亲单位”的横向联系、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开展行业、部门之间文史资料专题化、系统化征编大协作,力争出成果、出精品;密切与县境外汉阴籍人士的联系,开展多方面交流协作;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采取文史资料图书招标承包的办法,题目招标一人牵头,编辑撰稿多人参与、联合署名。
  加强档案管理。文史资料员负责资料室管理业务,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归档、保管、借阅和登记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如有变动,要做好档案资料交接工作。文史资料借查阅坚持开放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注重成果转化。县政协坚持做好文史资料首发式,倡导委员及社会各界读史用史,进行县(区)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强政协文史工作和全域旅游、文化教育的统筹,促进深度融合、相互赋能,高标准建设政协文史馆,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使纸面上的史料立体生动起来,更好反映时代精神、适应群众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