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非遗传承人苗春生:用泥塑文化架起交流桥梁
苗春生的作品大多表现的是关中民风民俗和劳动生产场景

  □ 记者 李彦伶 文/图
  “这个老汉端着老碗圪蹴在门口大口吃着扯面,真实反映了我们关中地区老百姓的生活场景。”5月18日,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体验中心,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春生正兴致勃勃地向学校的国际生讲述自己的泥塑作品。
  泥塑,俗称“泥人”,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由里及表、从粗到细的捏塑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品。一块泥、一双手,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在泥塑艺人手中“活”了起来。
   一抔泥土的情怀
  “太有意思了,这里还有一个老汉正在舔面碗,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来自罗马尼亚的爱达一边用手机记录,一边不禁感叹。
  身材高大、敦厚斯文,这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春生给人的第一印象。
  因为热爱,苗春生的一生注定与泥土结下不解之缘。今年72岁的他,四十余年坚持用泥塑“留住”乡愁、“留住”技艺,塑造了5万余件作品,用双手讲述关中故事,传承民俗文化。
  1978年,27岁的苗春生在一次村里组织的社火表演中遇到从事民间工艺的西安美术学院教师刘学良,两人是同乡,又因苗春生从小热爱泥塑,共同的爱好让两个年轻人有了更多话题。受刘学良影响,苗春生从此踏上了人物泥塑的创作之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苗春生的作品大多取材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关中民风民俗、劳动生产场景,有夏收、看大戏、赶集市、闹社火等,场景最多的人物达千人。
  为了让泥塑艺术走得更远,2008年,苗春生开始将这项技艺传授给徒弟胡振波。
  “真实、鲜活!”胡振波告诉记者,师父将关中农村生活场景用泥巴捏成一个个微缩世界,希望以此留住“乡愁”,唤醒人们对关中民俗文化的记忆。
  用泥塑讲述关中文化
  辉煌的宫殿、满载丝绸的驼队、异域风情的人物……5月23日上午,在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周家庄的苗春生家中,他和徒弟胡振波历时半年创作完成的大型泥塑作品《丝绸之路》令人眼前一亮。
  在这张1.2米宽、9米长的展台上,呈现出400多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不同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师徒俩通过和泥、塑形和捏制等工序,最终完成了作品。
  苗春生告诉记者,他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泥塑记录大唐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他与徒弟精心创作了这件作品,浓缩了古丝绸之路“使者相闻于道,商贾不绝于旅”的盛况。
  在苗春生的创作室里,《关中八大怪》《麦收季节》《农耕》等泥塑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000年,一位广东游客在小雁塔展览中看到苗春生创作的泥塑作品,十分喜爱,后来直接找到他家求购人物泥塑。“原来外地人也喜欢我们的泥塑,我一定要好好创作,让我们的泥塑作品走出家门、走向国外。”苗春生开心地说。
  “苗爷爷捏的小狗太可爱了,我们也要学。”周家庄小学的学生们见到泥塑小动物欢呼雀跃。
  4月12日,苗春生来到本村的周家庄小学,为陶艺泥塑社团的孩子们传授泥塑技法。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讲述传统民俗和泥塑文化是他最开心的事,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
  苗春生意味深长地说,自己将不断深挖民风民俗,通过泥塑让更多人了解关中农村的生产场景和生活风貌,讲好关中民俗故事,用作品为中外交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