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昝林森: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 首席记者 李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沿线城镇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省林业局副局长昝林森说,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流域内生态本底差,多年来一直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资源十分短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黄河流域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昝林森说,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
  昝林森说,目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主要面临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发展不协调,农村水环境风险突出,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发生区域性返贫风险大,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面对黄河流域发展困局,昝林森表示,要加快推动流域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探索具有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完善黄河治理法律体系,落实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线,清晰管制指标,加强跨省(自治区)监管体系机制建设,实现分区分类管控。
  就如何进一步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昝林森建议,应从水资源保障能力、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多个角度,构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黄河流域农村水系统治理框架,针对黄河流域城乡供水保障、陆地与湿地生态修复、水土保持与生态屏障效应等问题,形成示范性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探索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脆弱区动态评估体系与响应机制。创新黄河流域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建立流域监测体系、流域综合协调机制和立体化多元化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同时,应从地区实际出发,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两方面着手,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将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融入到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中,加快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发展黄河文化旅游业,打造乡村旅游,以美丽生态和深厚文化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