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集智聚力做好“农”字文章
——来自西安市政协农业界委员的履职新蓝图
  □ 记者 满淑涵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1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文件提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这是“农业强国”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聚焦“三农”热点,围绕西安“农”事,西安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会场内外,农业界委员热切讨论、信心满怀。大家表示,要准确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西安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出发,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建言,坚持双岗建功,集智聚力做好“农”字文章。
  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土壤肥沃、雨量充沛,西安市周至县是有名的“猕猴桃之乡”。
  西安市政协委员、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雷玉山常年扎根这里开展猕猴桃科研推广工作,主持选育了“瑞玉”“璞玉”“金玉”“甜玉”等猕猴桃新品种。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雷玉山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查看了有关新闻。他关注到,今年的一号文件以单独章节强调农业科技与装备支撑。为建设科技装备强的农业强国,文件要求推动农业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这为我们持续强化创新鼓足了干劲。”
  带着对猕猴桃产业的热爱和执着,今年西安市两会上,雷玉山提交提案,建议通过增强产业技术带动效应,助力乡村振兴。“西安猕猴桃产业起步早、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产业化基础好,但目前还需要聚焦产业‘卡脖子’技术,持续推动解决果园生产力提升、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采后整理及贮藏保鲜等问题。”他表示,作为产业技术专家,将一如既往奋战在农业科技第一线,以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稳定就业增收、经营增效提升、财产收入挖潜、转移收入拓展四方面作出部署。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业科技工作者更加明确努力方向。一年之计在于春,咱要甩开膀子加油干。”与葡萄产业结缘,西安市政协委员、市葡萄研究所副所长纪文燕一直在为品种更新奔忙。她的父亲就是成功培育“户太八号”的原户县葡萄研究所所长纪俭。“目前,‘户太’系列葡萄在全国已推广80多万亩,葡萄汁、葡萄酒、葡萄起泡酒、冰葡萄酒等深加工产品正在积极对接世界顶级加工企业,希望实现落地量产。一个新品种就能成就和带动一个产业。目前,我们在太白县培育推广适宜加工冰葡萄酒的‘户太九号’品种,推动从种植、采摘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为当地群众带去一份‘甜蜜事业’。”
  为了解决葡萄叶片黄化问题,近年来,纪文燕和同事们在秦岭北麓山前洪积扇以北,秦镇、牛东、靠渭南沿岸易产生黄化地区开展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去年,她还跟随父亲到宁夏、山东、山西等地考察调研,希望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回来后我们马上进行育苗,目前已有30亩,后续继续进行试验、试栽、示范,跟踪记录果色、口味等指标,将更加成熟的栽培技术推广给农户,保证品质稳定,带动增收致富。”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支撑是产业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和联农带农上下功夫,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西安市政协委员、临潼德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史雪峰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怀有很多期待。今年,他谋划着要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种植规模,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采摘农业,带动周边农户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
  反复学习中,史雪峰发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从打造硬件和提升软件两方面入手,围绕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作出了部署。
  “我今年带上市两会的提案就是围绕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建言。”史雪峰说,作为农业界委员,将持续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
  种业振兴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2021年,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部署,农业农村部正式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及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2021年至2023年,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现对全国2323个农业县、市、区的全覆盖;启动并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现对全国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启动并完成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现对全国所有养殖场(户)主要养殖种类的全覆盖。通过此次普查,摸清资源家底,有效收集和保护珍稀濒危资源,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完成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西安市政协委员、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良种推广科高级畜牧师宁小敏介绍说,畜禽种质资源作为畜牧业的“芯片”,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自2021年启动全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以来,西安市新发现品种资源两个,即关中黑猪和西农萨能奶山羊,这两个品种均未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目前虽已将其作为新发现的地方特色品种资源登记入册,但还有待进一步对其进行性能测定、品种审定等。
  作为全省少有的奶牛、奶山羊“双奶源”基地,西安乳制品产业奶畜良种规模、存栏、产业聚集度、乳制品加工能力、乳制品产量等指标均在全省排名靠前。
  宁小敏说,打造乳制品产业链的前提是要做好奶业种业振兴,加强地方良种培育和自主繁育体系建设。“比如可以通过实施良种扩繁工程、扩群增量工程、龙头带动工程、品质提升工程、科技引领工程、延链补链工程等,全力保障奶羊产业发展的良种需求。”
  今年,宁小敏计划围绕建立畜禽保种场、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等建言献策,助力系统性做好关中黑猪和西农萨能奶山羊两个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为了提高建言质量,我将多方考察、深入调研,从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细化意见建议,发挥专业优势,践行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做出有分量的‘委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