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靖边: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 记者 许鹏 通讯员 康伟 沈蕙
  奋进十载,砥砺前行。从传统农业到如今的“一镇一园”,集体经济成为靖边县席麻湾镇大沟村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大沟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近日,记者走进大沟村,只见道路两旁郁郁葱葱,院落整齐干净。说起大沟村近年来的变化,农户张艳感触颇深。她说,之前的大沟村,河道边上是土路,杂草长得很高,加上村里的养殖户多,空气被污染,外人都不愿靠近。自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大沟村硬化了进村道路,实施了荒废地整治、道路绿化等工程,村貌和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人居环境好了,基础设施完善了,返乡创业的青年也多起来了。在烟墩山2300平方米的养驴集体经济联合社里,两位负责人正在为148头驴子添着水草,忙得不亦乐乎。
  2018年,大沟村两委将驴子养殖作为全村支柱产业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根据镇党委确定的总体发展思路,多方征求意见,确立发展模式。4年来,养驴集体经济联合社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吸纳本村16位农民就近就业,通过场地改造、秸秆回收、驴子养殖等实现人均增收2.4万元;通过收购玉米秸秆、牧草,帮助20多户农户均增收3000多元。今年,大沟村又利用“一镇一园”项目资金,扩建养殖圈舍,扩大养殖规模,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根基。
  大沟村党支部书记乔登飞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现在养148头驴子算,除去驴仔外,来年每头驴子最低可卖8000元,每年的纯利润可达15万元,等到驴仔开始繁殖后,经济效益更加可观。
  为盘活闲置土地,大沟村通过实施参股分红等方式稳步推进“三变”改革,以村集体所有为主体,以承包、租赁的方式引导各村小组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村集体经济。以“生态优先、地企合力、增收富民”为发展定位,把全村有效整合成七个村民小组,合计2500亩土地,通过种植红萝卜、辣椒等蔬菜,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持续增收的“双赢”。
  大沟村塘马瑶村民小组580亩的红萝卜地,远远望去如一条条绿色的“丝带”铺盖在褐色的土地上,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在地里查看萝卜长势的基地负责人王占飞说,他从前年开始,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了村上580亩土地种植红萝卜,不仅发展了产业,还解决了村上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每天还能获得200元左右的报酬”。
  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大沟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村上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率先示范,带着群众干,积极探索产业型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在大沟村东茂家庭农场,从5月份开园以来,樱桃、杏子、李子、桃子、西瓜等相继成熟,农场每天接待游客上百人次,年收入30余万元;在金泉散养基地,5000只芦花鸡均已出栏,年收入可达22万元……
  一系列的产业振兴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大沟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从2013年以来,大沟村逐渐从传统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到特色高效的集体经济发展,从农业“单打独斗”到农旅融合,从靠天吃饭到靠“智”丰收,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之路。十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0130元增长到2021年的1456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25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60万元。如今,在党建引领下的大沟村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一幅展现陕北大地持续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