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 —汉中市政协调研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暨“双减”工作侧记
  □ 记者 谢昊天 康斌
  7月4日至6日,汉中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城固县、洋县、汉台区、南郑区等县区多所学校,对汉中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暨“双减”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查找汉中在全面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和落实“双减”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应对措施,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助力实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课后服务质量和作业管理水平的工作目标。
  去年,汉中市委、市政协以“决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次到位、问题一次解决”的笃定毅力和“五年规划两年完成”的坚定魄力,克服用地紧张、资金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决定投资73.87亿元,在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71所,新增学位1.998万个,市教育局成立“上好学”专班每周调度,实行“百人抓百校”紧盯不放,各县区园区紧密配合、压茬推进。截至今年7月1日,247所学校实现交付使用。
  美观的建筑、宽敞的操场、明亮的教室……走进新建的汉中市滨江西高新初级中学,一座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校园让调研组成员眼前一亮。
  “环境真是太好了,我都想重回校园了。”汉中市政协委员、陕西理工大学教科学院教研室主任祝传鹏感慨道。
  祝传鹏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和工程建设单位要相互配合,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尤其是要做好环保工作,确保学校今年9月投入使用,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绿色、环保、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
  “中心城区一部分学校存在修建时间长,周围被高楼大厦包围、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汉中市政协委员、汉台区教体局副局长吴建华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牢固树立均衡发展理念,严格做好中心城区学校周边开发规划,加快老城区学校改造提升,补齐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汉中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汉中实验学校校长冯云鹏说:“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自2021年7月“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汉中市按照“减负提质”总体思路,大力促进校内提质增效,不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全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全市纳入课后服务检测学校447所,26.08万名学生自愿参与,参与率达94.7%,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遴选聘用447名符合条件的社会专业人士参与课后服务,科学健康的育人理念获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学生家长对“双减”工作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洋县青年路小学用“1234”新样态,积极探索“五育并举”新途径,打开“双减”落地新方式。学校开设了足球、武术、体操等30余个特色社团,保障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作为洋县非物质文化唯一传承校,该校皮影社团通过画、绘、刻、做、学、演等六大类课程进行普及,培养“皮影小能手”近千人。
  汉中市政协委员、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丁锐建议,要充分运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通过讲解练习、辅导作业、答疑解惑等形式,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学科知识。要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和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社团课程内容,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汉调桄桄、羌绣、剪纸等民俗非遗项目课程,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
  汉中市政协委员、陕西理工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负责人李龙正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劳动教育边缘化状况正在发生改变。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各中小学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开辟个性化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培养一批懂体育、爱体育的人才。
  在汉中市政协委员、民革汉中市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樊华看来,“双减”不能仅理解为量的减少,更应该着眼于质的提升,进而带动教学理念的整体转变。
  樊华建议,要搭建全市一体化教研平台,制定分阶段、分学科的相关制度并提出具体要求,实现教学的系统化和序列化。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对课堂的引领能力,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效和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