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让非遗在三秦大地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省政协聚焦非遗传承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侧记
   □ 实习记者 刘凡銆 记者 赵婧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带动城乡就业、促进脱贫增收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我省秉承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旅游发展、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理念,不断创新实践,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紧扣“延续历史文脉连接现代生活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议题,6月14日,省政协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与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进行协商交流,为推动我省非遗传承发展汇众智、聚合力。
  目前,我省共有陕北和羌族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秦腔等8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现有省级名录项目674项。
  “总体来说,我省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保护传承体系日趋完善,非遗当代价值日益彰显,非遗理念正在融入乡村振兴和旅游业发展。”结合前期调研情况,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高山指出,目前,我省非遗传承发展还存在传承队伍老龄化严重、未形成区域性整体保护态势、财政扶持力度不足、与国民教育融合度不高、政策发力不精准等问题。
  “从当前地方音乐发展现状来看,地方音乐的传承者主要是老年人群,专业的音乐人才匮乏,地方音乐传承急需注入年轻血液。”省政协委员、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尚飞林在采风调研中发现,专业音乐人才的缺失,是陕西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受阻的原因之一。
  如何壮大地方音乐人才队伍?尚飞林建议,坚持“向民间学习,拜民间为师”的传统,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进行传承演出,组织学生走访民间乐社,观摩学习民间艺人的演奏表演,并不定期举办陕南民歌、陕北民歌、民族器乐比赛,增设青少年组,挖掘新生代人才,发现新人、推出新人。
  他同时建议,大力开展抢救性的记录工作,通过录音、拍照、摄像等数字化方式,为老艺人录制音像制品,把民乐演艺、唱腔技法及个人口述史真实、全面、详细地记录下来,让更多人从音像中感受到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魅力。
  “任何文化的生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加强对非遗存续的自然环境、文化场所的抢救性保护,是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修建桥说。
  修建桥认为,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非遗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遭受挤压甚至破坏,一些地方对保护当地文化生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重视非遗的经济价值,忽略其文化属性,致使非遗原有的生活方式、文化空间不复留存。
  他建议,要加强对非遗存续的自然环境、文化场所的抢救性保护,把非遗保护与村落保护、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建立社区非遗传习所点,在城市社区培育发展非遗的土壤。同时,秉持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对与非遗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抢救性保护,把与非遗相关的实物资料纳入保护范畴。
  据了解,截至2020年5月,全国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经超过2000所,带动非遗项目超过2200个,培训将近18万人,带动将近50万人就业、20多万贫困户脱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百姓推开富裕之门的重要动力源。”省民进参政议政部部长吴巧月认为,非遗扶贫大有可为,推进非遗传承发展应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相互促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吴巧月建议,倡导“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利益联结”做法,以“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形成有效扶助和发展机制,通过设置专岗、协议扶助等方式,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发挥非遗项目的帮扶作用。此外,要针对贫困群众、残疾人和就近就业的家庭妇女开展常态技能培训,将课程设置为模块化的课程单元,在不同时段交错开课,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深入浅出,使学员更快掌握非遗的技法要领。
  座谈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委员等提出的建议。
  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凡显峰表示,将加强对具有非遗特点的古镇古村保护,合理利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倡导其与村民生活方式融合,推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延续;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在非遗氛围浓厚、工作机制健全、保障工作到位的社区,创建“非遗在社区”示范点;推出一批非遗项目进景区,开发观光旅游体验非遗景点,打造非遗美食文化街区,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育江表示,今年省乡村振兴局联合省文旅厅扎实开展非遗就业工坊的评审、遴选等工作,对首批非遗就业工坊进行考核、评估及动态监管,并加大对非遗就业工坊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接下来,还将配合省文旅厅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开展“陕西非遗购物节”活动,以非遗工坊、老字号作为重点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展示、展销非遗文化产品,进一步加大对非遗工坊和传承人的扶持力度。